第二个大学·炽烈(1/14)


  第二个大学,我原本想的是好好读书,专业性强,毕业后回贵阳找对口工作就行了。没想到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写小说的时候,我和我的父亲沟通过,听了他的劝告,我还是不透露学校的名字和专业吧。
  上学期按部就班,毕竟在军校军训过,所以普通大学的军训对我来说就是洒洒水,叠被子比赛第二(第一好像是在空军待过)、进队列班以及没放在眼里的“优秀军训学员”。室友知道我的经历后,而且本来年龄也比他们大两岁,就叫我“大哥”。我们和睦相处着,一起上课、相互探讨作业题怎么解、一起吃饭……
  到了十一二月份,不记得是怎么认识的(也不是我学校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一个卖护肤品(没听过的不知道几线的牌子)的微商,看着她发的朋友圈,如何如何地努力,每单赚了多少,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回馈父母……等等。我心动了,我也想这样赚钱,毕竟自己已经比同龄人晚了两年,我也想摆脱这穷困的生活,想要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给父母也买些东西回报他们,虽然说他们没有给我好的生活,但他们毕竟也经受了这么多苦难,不易地把我带大……于是我跟我母亲说了这件事情,她思考了一会,最终答应了赞助我起始资金,我拿了以后跟这位微商“大佬”买了一些护肤品,开始做起了微商。
  那第一步“大佬”就叫我取一个好听易记的网名,想了半天也没有好的点子,“大佬”听了我真名后,突然“灵光”一闪说,就叫“戴维”吧。于是她开始教我如何拓展自己的好友列表,也就是拓展客户,比如学校的校友群、老乡群,甚至根据自己的爱好,去相关的爱好群里等等加好友,而且因为卖的是护肤品,客源基本都是女性,所以要加女生,而且是一个个加。对于内向的我来说,这无异于是登天的难度,想着别人凭什么同意啊之类的,害怕拒绝。但是“大佬”就说客源是第一步,你不加哪来的人买你的产品,哪里来的人看到你过得很好的生活愿意做你的下家批量从你这进货,于是给我各种支招,怎么聊天啊等等,但基本上都是些硬套路的聊天,没有太多的真情实感,尴尬得我每次聊天都在脚下抠出一套三室一厅。同步的,“大佬”教我怎么发朋友圈,打广告。我记得一个套路就是每天早上发“鸡汤”朋友圈+早安,晚上发“晚安”之类的,因为“大佬”告诉我人总在晚上的时候情绪会放松,没有那么高的警惕性,更容易聊天和买东西,这点放在自己身上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所以也很相信她的“方法”。“大佬”还说没事的时候多去学校、外面拍点好看的照片,甚至是出去玩的时候买点奶茶或者好看的首饰什么的,修修图发朋友圈。总之就是朋友圈质量过关,多互动。还有一方面就是多发“晒单”和客户的使用反馈,但说实话,我这样一个小透明,哪一下子有那么多好友,更别说客源了。我真正体会到可能加十多个甚至上百个人,就有一两个真的来关心你产品怎么样,有没有效果,犹豫半天可能还不买(我换位思考也一样,我总不可能随随便便拿着自己得来不多不易的钱,买一个没有官方保障的产品)的感受。于是“大佬”又支了我一招,再开个微信,换头像互相聊天造聊天记录和收款记录。我大受震撼,因为在我爷爷眼里我这个“一根肠子通屁股”没有一点心眼的人,觉得这就是造假啊,而且我自己也在跟着“大佬”教的另外一招——自己试用发效果图,用了之后觉得产品效果有,但不多,微乎甚微,远小于朋友圈宣传效果。我觉得这样长久下去肯定会出问题,感到良心不安,而且确实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想想每天都要发七八条甚至十多条朋友圈,而且不能一口气发,要分时段,光为了这些“朋友圈”的文案我都感觉一个我不够用,上课想,下课想,吃饭的时候想,甚至是做作业的时候都分心想,还要造“晒单”和反馈图。头一次感觉身心俱疲,比高考还累。但为了“成功”,为了能过上有自己收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生活,我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咬着牙坚持了一段时间,包括寒假回到老家也是。那会我小姑看出了一些端倪,提醒我小心是传销,我也注意着,半信半疑地继续做着。

和我这迷惑又奔波的前半生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