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杨屋二代“,创造神话.(1/3)


  杨芋的四个姑姑、杨爸、杨叔是在杨屋一代(茅草屋)里长大的。那个年代,每个家庭的人口都比较多。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财富不多的人家,只会让男孩子去读书。杨芋的四个姑姑都没有去过学校,没有机会读书识字。
  杨爸念完了小学五年(那个时期小学没有六年级),升入了初中。初一的时候,杨爸因为事情根同学产生矛盾,和同学在学校打了一架,打完之后还是不消气,周末又追到别人家里当着那人父母的面又把人家打了一顿。杨爸的性子爱招惹是非,在学校里老师总爱收拾他,杨爸不服气,又和老师打了一架。上锤老师、下打同学的杨爸,打完后就一直在家里,没有去过学校,就是不学啦,在家里和四个姐姐种山烟干农活。
  杨叔为人老实,性格沉稳,做事规矩,也念完了小学五年,升入了初中(在那个时期初中是需要考的,而且很多人小学五年都读不完)一直读完了初三,但中考成绩不好没有考上高中,之后便一直待在家里,也是种山烟干农活。
  慢慢的杨爸和杨叔长大了到了结婚的年纪。杨芋的爷爷就把住了几十年的茅草屋拆了,拿着这些年种烟叶攒的钱再和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借了一些,建了“杨屋二代”
  杨屋二代的“设计师”主要是杨芋的四爷爷,也就是杨芋亲爷爷的四弟。前面我们说过,杨芋的四爷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那个莫说学历,只要识字就很了不起全国文盲率极高的年代。他竟然能考上高中,放眼到21世纪20年代,至少也可以媲美一线东部城市211大学的研究生。
  但命运就是如此的不公,杨芋的太爷爷青年时期就因加入土匪组织被当地政府枪毙了,杨芋的太奶奶一人拉扯四个儿子长大已经是殚精竭力,杨芋的四爷爷只能因贫止学。那个年代,村里有官僚背景人的子女冒名顶替平民子女入大学的事,时有发生,杨芋的四爷爷即使去读高中,恐怕故事的结局也不会如意,只是给别人做嫁衣。
  初中学历在洋芋村也是非常高了再加上年龄的加持,杨芋的四爷爷在洋芋村是出了名的文化人且在杨氏家族里很有威望,说话很有分量。他写得一手非常不错的毛笔字、懂易经、五行八卦、历史、地理。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盖屋、乔迁新居等都要找他选个日子、看风水。村里的人都管他叫“掌坛司”。每逢春节,元宵,中元节祭祖时,村里人便会请他去家里写对联、安家神,只要跟文化相关的事情,找他就对了。
  在农村,有知识和文化的人不会给村民带来什么利益,但会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尊重。当他去外面办事,来去路上的人家都会真诚吆喝他来家里吃饭,还会给他倒酒,赠送他晒干的烟叶。掌坛司能到家里做客,是一件光荣的事。杨芋的四爷爷身体非常硬朗与杨芋的亲爷爷有强烈的对比。古稀之年(70多岁),对于别人的委托他总是很热情,还能走很长的泥泞山路去给村民办事,他的足迹走遍洋芋村的每条山路、小道、所有同村人的家中。春耕秋收收时,他会一直抗着锄头、背上背篓去干活,在他的脸上也没有老年斑,从不去医院,生命特征根30岁的年轻人差不了太多。

和纵情欢歌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