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义支书和他的同志们》(1/1)


  《给全省老党员,老干部同志们的一封信》。
  省、地、县、各乡、镇,各村委会,亲爱的老党员,老干部同志们:你们还好吗?
  当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你们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颗红心,与天斗、与地斗、与困难斗,与贫穷斗。
  当年,你们听党的话,一身正气,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当年,是你们以身作则,省吃俭用,勤俭持家,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和壮大……
  创业难,守业更难。
  你们的汗水,没有白流。
  你们的青春,沒有虚度。
  你们的业绩,平凡和伟大。
  你们的付出,应该、必须得到人民的赞扬,社会的肯定,政府的回报!
  在我们老家杨家湾,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湾间里,男孩子结婚,娶媳妇,做“大人”的时候,必须取一个大名字,而且必须“论字排辈”。
  世代光辉远学传福泽长文章应有芳……
  杨氏的辈分,一共是二十个字,可惜的是,我已经记不完整了。
  不肖呀,水货杨老三!
  这一切,当然是四、五拾年前的事情了。现如今,谁还有时间、精力、义务,去管你的尊姓大名呢!
  但是,“乱亲可以,乱族不行”。
  学义大爷,柱着村委会新送给他的,上面特地系着一块红手绢的拐杖,对着来来往往,为生活而忙绿的子孙们说:
  “亲三代,族万年!”
  什么是亲,什么是族?特别是象我们杨氏,这样的大姓,大湾。
  以水货杨老三为例:我这一辈,是“泽”字辈,我的父亲杨福春,是“福”字辈,我的爷爷,是“传”字辈。
  江汉平原的农村,人多地少,人口众多,两三千人的大湾,同辈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杨福x
  取大名,就如同小学生作业上的填空题,加一个字,就是一个名,而且必须是好听,好记,好写,还要有一定的“寓意”,“特色”,难!
  湾间里,特别是“红白喜事”人多的时候,论字排辈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了。
  “学义大爷,您是哪一年开始,任杨家坝村的正书记的?”
  1990年,曾经是杨家湾分片会计的水货杨老三,问学义大爷。
  “这个,老子早就忘记了。”
  “小会计,你可以找你的父亲,杨福春,当年他是我的会计。”
  辈分高,脾气燥的学义大爷,是我们杨家坝近代史中,最重要,最有争议,而且是“在职”最长的一位书记。
  这一点,水货杨老三在为学义支书,查找“人证、物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办理特种“养老证书”的过程中,身有体会,收获多多。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半年之后,当我领着镇有关干部,杨家坝村委会一行十几个人,把一本崭新的,散发着特殊香味的“养老证书”,交给学义大爷时。
  头发早己掉光,衣衫不整,身体瘦弱的学义支书,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失声痛哭。
  宛如一个走失多年的孩子,突然间找到自己的亲娘。
  时间是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日。
  那一年,学义大爷75岁己满,进76岁。我的娘含着眼泪告诉我说。
  待续。

和学义和他的同志们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