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榆柳村的街道(1/2)


  白翼人看着外孙,深有感慨地说,“这是一合水曲柳大门,咱们这一带,大多数人家的大门都是用本地榆木做的,用水曲柳做大门的很少见。你爷爷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了。”
  常生端详着大门,点了点头。
  “人哇,也不知道是有本事好,还是没本事好,你爷爷要是没本事哇,哪能叫处决了?”白翼人说罢,走到树圐圙东北角放着的一块扁圆青石上坐下了。
  扁圆青石直径一尺左右,正好坐一个人。
  常生端详着树圐圙里的树,问他姥爷:“姥爷,这些树是我爷爷栽的,还是我爹栽的?”
  白翼人看着常生说:“你爷爷手里栽的。”
  常生遂又问起了榆柳村的一些事情,白翼人见这常生此回来对村里的事情甚也想问询,觉着是一件好事,于是就给他讲说起来。
  常生一边听一边问,白翼人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榆柳村的情况尽可能详细地说给常生听。
  常生以前对村里的情况就有了一些了解,今天听他姥爷说了以后,对榆柳村的村风村貌有了更明晰的印象,并且为此感到十分快悦。
  榆柳村位于清源高官川县西部偏南处,地处山区到川区的过渡带。
  村北一马平川,20里外有一条河,叫宝通河,是黄河的支流。站在村里没有树木遮掩的地方向北远望,可望见100多里外的黛山,黛山高峻挺拔,绵亘千里。
  村南10里外是一座土山,叫缘山,俗称南山。村东120里外的山,叫牛角山,比南山大得多,但比黛山小的多,俗称东山。
  清源城在榆柳村东北方向,北大东小,将近90里,长川县城也在村东北方向,东大北小,60来里,西南离临水县城差不多70里。
  村南和村西,分别与临水县的小杨村和大杨村隔畔种地。
  村子坐落在土质比较坚硬的台地上,明显比四周高,故出水好,不怕下大雨。四周的地形总体上看,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村里流传着一段赞美榆柳村的“顺口溜”,据说是从清朝传下来的,榆柳村及其周围的人大都会说。
  这段顺口溜说:“王母娘娘访黛山,驾车腾云过长川。望见川上金银沟,歇脚来在半圆滩。金马踩出泉一眼,四季常流水甘甜。亲手栽下婆媳柳,古榆猛长旺年年。村庄兴旺乡亲乐,淳朴民风代代传。”
  “半圆滩”,是由金银沟包围而成的一块儿半圆形土地,在村西半里外。
  金银沟是雨水冲成的一条河,常年有水,只不过雨季水多,旱季水少。
  村子东南和正南,沟宽100多米,三四米深,延伸到村西约300米处转向西南变窄变深,最窄处5米,最深处10米多。
  金银沟转到西南后,就像有人事先给它划好了弧度,它顺着弧度先从西南延伸,而后右转,转成半圆折而向北一里,再折向西北,直奔宝通河。
  半圆滩正南和西南,分别有两条沟,都是南山上下来的雨水冲成的。来自正南的叫窄沟,来自西南的叫宽沟,都汇入了金银沟。
  “金马泉”在靠近半圆滩东端直线这一边,西至金银沟岸4里,北至金银沟岸2里,南至金银沟岸2里,东至榆柳村西城墙1里。泉水四季流淌,清澈甘甜,村里人大多吃金马泉的水。

和坦荡是这样炼成的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