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1/3)


  人生怎么可能刚开始就看到结局呢?如果我们连做梦都不敢,怎么能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致富之灯赖于信念之油,成功之峰赖于理想之土,无油灯难长明,无土峰难迭起!
  理想像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也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比较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未来的自己会不会过的比较惨?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在工厂上一辈子的班?
  可是不上班,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未来目标比较茫然。这么多年来,就这样被世俗的生活推搡着,家里有着子儿父母需要生活,需要用钱。为生活所迫,只能打工维持着生活。
  对于内心深处的幻想和目标从来不敢去面对,也不愿意轻易去触及,因为你永远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也没有人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
  就这么迷惑着,茫然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呕心问下自己,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子女?为了父母?为了一日三餐?我想这些都是我们活着的目标,是我们必需需要尽的责任,但却不是我们的全部!
  我们生了子女肯定得尽抚养责任,父母养育我们了我们肯定要尽养老的义务,至于一日三餐,这是一个人生存最基本的需求。
  目标是什么,它是茫茫大海里的灯塔,指引我们航行,它是黑夜里的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它是沙漠里的指南针,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没有目标的人就没有方向,没方向就没有动力,没动力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只能麻木的活着,就像一头拉磨的驴子一样,一直原地踏步,原地打转!
  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头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选中,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便到磨房会见它的朋友驴子。
  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峰、炽热的火山、奇幻的波澜…神话般的境界,让驴子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感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路途,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大体是相同的,当我向印度前进的时候,你也一刻没有停步。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行,所以我们走进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直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狭隘的天地…”
  故事中马和驴子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有目标,一个没有目标。一个跟着玄奘行万里路,体验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一个一直麻木的拉着磨盘一圈一圈的转,一直到死还跳不出这个怪圈!
  就像放羊娃一样,跳不出祖辈的怪圈。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这么一段对话。

和希望在明日的明日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