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赞美-先听后说,好好说话(1/1)


  这要从同事小陆发的一条朋友圈的说起。当时,公司在海外成立一家子公司,大家都觉得是新鲜事,值得庆贺,小路在朋友全发布此事,有很多人为庆贺、点赞。公司里另一个同事小张,看到同事小陆这条朋友圈后,小张在下边留言说,“真不容易啊,终于成立了,为这个事儿,去年我周末加了多少班。每次给上级部门文字汇报的时候,我也在报告中出了不少力。”确实,我门知情况人了解的情况是:小张确实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为了写签报,他查当地法律、找有经验律师、看股东协议合同、看公司章程后,这都是在背后默默付出......。其实,小张的话所表达的含义,希望小陆能向他说一句鼓励、赞美的话。毕竟自己确实有付出,小张期待听到:“是的,辛苦你们啦,要没有你们的帮忙,我们还不知道多久才能成立,而且接下来还有许多要需要你们继续支持呢。”“多亏了你啊,这军功章有你的功劳,我改天请你吃饭.......。”
  但是小陆确保持了沉默,没有任何在朋友圈或当面对小张回应,可想而知小张当时的失落感会有多强烈!那么,下次这个新成立公司遇到问题时,小陆需要小张帮忙解问题时,小陆这“口”还怎么去向小张开?
  其实,小陆这很“缺乏沟通和理解别人”,至少在我看来缺少人际交往的经验。我们当时很想对他说:他只需回复一句感谢和赞美,多简单的事情,不用付出任何更多的劳动,甚至真的未来去请小张吃饭。小陆只需理解别人语言种的期待,为同事提供情绪价值,就可以继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需要时找到别人,既建立了连结,又表达赞美了别人之意。同时,还为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铺好后路。
  而现实的情况是:小陆不仅没有理他,据说在朋友圈还把他的这句话截屏,转发给其他的同事,私下里抱怨小张说“好像就他天天在工作,好像别人没工作一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小张听到这个话,心会不会“疼”?答案不言而喻。这里我们明白好好说话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好好说话和情商有关,还和说话的速度有关系。人们说话速度,表现了说话人当下心理、情绪、情感。在在工作中方,对方说话又急又快,那是对方处在一种急切解决问题的状态。可能对方也处在某种情绪种,生气、焦虑、烦躁、不安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先读懂说话者的情绪,倾听他们的意思,不要着急回复,更不要任意行动,小心踩雷。遇到这种“高频讲话者”(性子很着急的人,任务很多需要布置或完成的人),我们需要调整自己速度,先跟上对方的节奏,反馈给对方。然后引导回到自己的表达速度中,主动调整我们的速度,如果对方的速度降不下来,我们就需要主动降速,甚至需要动手记录沟通的内容。
  特别这些“高频讲话者”是你的领导时,相信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特别是安排商务出行、会议时候,细节多到不动笔不行。如果是同事之间,我们不要去急于表达、表态,甚至可以“留白”,给他们和给自己多一些思考的空间。这些空间是用来理解、消化不同形态的信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收集耳朵听到的信息后,有一个整理和分析的过程,经过训练的人会加速这个过程,但就是再快也要有个“消化”的时间,而这个难能宝贵的时间,往往给说话者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生活中我们往往在忙中容易出错,忙中也容易错过重要的信息。听明白、不马上反馈,也是说话的技巧之一。
  总之,先听后说,才能听得明白,才能说的好,真正做到好好说话。好好说话告诉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要学会沟通与表达,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为自己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好的人际氛围,达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赞美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是烘托别人迅速的成为这个团体中焦点的好办法。
  怎么才能好好说话呢?我觉得要遵从5W1H的原则,就是分“时间、地点、人物、情形、说什么,怎么说?这6个要素。当你在参加朋友婚礼的时候,你当然是多送去祝福,希望他们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当你们在参加一个葬礼的时候,你肯定说节哀顺,这是对往生人的尊敬。当同大家正快乐聊起一个话题的时,不要抢着去变换另外一个话题,这里“见人说人话话”是对学会说话最民间、最直白的表达。那谈这个半天,这和赞美有什么关系呢。之前提到了赞美是说话的“高级态”,赞美是我们好好说话的一种表达方式,赞美是不靠恭维而让听话人舒服的本事。
  赞美的力量告诉我们要“学会观察,从点滴中发现美丽,从辉煌中发现雄伟。告诉我们要学会听话,学会赞美,实际上有时赞美就是在为别人提供一种情绪价值。

和赞美的力量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