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亡人(1/1)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这个家里的气息阴郁而又灰暗。大贵的病仿佛传播给了家里每一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人人都无精打彩的各自做着自己的份内的事情。有很多时候,二贵感觉到空气好像都静止了,冻结了,就连呼吸都好似在慢慢的变的迟缓,让他有点喘不上气来。除了二贵娘时断时续的哽咽声之外,连声音都好似被什么无形的力量吸附了去。大贵更加的没有气息,呼吸更加的微弱,好若游丝,呼的多吸的少;脸色也由前几日的腊黄色向苍白色慢慢的转变着。
  二贵娘一日三餐一如既往的默默为大贵用家里仅存的一点小米为大贵熬煮着加了糖的小米粥。每次都小心翼翼的端到毫无声息的大贵身边,照样会柔声细气哄宠般的劝道:“大贵呀,起来喝口粥呀?娘给你加了糖呢!”脸上期待的表情,仿佛她的话音一落,大贵就能从睡梦中一跃而起,端起她手中的热粥一饮而尽似的。
  但是大贵并没有因为听到她的哄劝而一跃而起,还是躺在那里毫无动静,反而好像睡的越发的深沉了。每次看到这一幕,二贵都心如刀绞,他强忍着即将崩溃的大哭,飞也似的撞出门去。
  他跑出屋子,跑出院子,跑出村子,跑进大地。直挺挺的跪在土地上,头扎进垄沟里,好像是一头发疯的猛兽,拼尽所有力气嚎啕着,用那还稚弱的拳头疯狂的锤击着地面。他心痛大哥,但是他更加心痛母亲。他不忍心看母亲对大哥的样子。那一幕已经刻在他的脑海里,深深的刻在脑海里,挥不去,也忘不掉。
  有几次,他甚至恍惚认为大哥是故意在吓母亲。当这种恍惚的错觉浮现在脑海里时,他就想冲上去,拎起假睡的哥哥狠狠地揍他一顿。
  但是他更知道,他的错觉与母亲每次端粥给大哥时的期盼是一样的心情,他们其实都更希望大哥是装的,只是吓吓他们的。如果真是那样,总比他真实的病着好过千倍万倍呀!
  就此又过了,两天之后的一个早晨,大贵的的确确的再也不再呼吸了。
  全家人悲痛欲绝自不必说,还是要进行安排处理后事。
  周围邻居知道后,也都自主的赶过来帮忙。,在屋里放了几块用土坯搪起的木板,把大贵抬放在上面。没有可换的衣服,还是那生前那一身装束。只不过整理了一下,脸上盖了块白布.,二贵爹拿着工具选了两个领居就奔屯里徐三哥家去做杨木板棺材去了。
  进了院,徐三哥从屋里迎出来,看来人情形,三哥自不必多问,心里已知了十成。
  “三哥,套车把苇柴拉回来吧,直接卸到乱葬岗子,回头再拉棺材过去装尸入殓”二贵爹商量的口吻询问着徐三哥。
  徐三哥毫不迟疑的“嗯”了一声,便一路小跑着去准备套马车去了。
  待徐三哥赶车回来时候,几个人把棺材已经钉做好了,拉着棺材到家把大贵的尸首装殓完就直奔了乱葬岗。
  大家到了乱葬岗,人们忙碌而又有序的把重复过多次的操作又重复了一次。因为是“少亡“也不能进祖坟的莹地,就距祖坟莹地的不远处挖了一个墓坑埋上了.
  虽说大贵是“少亡“,但来送丧的人却不少。这都是他爹张克礼和他母亲冯氏维护的邻里关系,张克礼还会木工手艺,为人实在,给谁家干活也肯卖力气,谁家有个小活,钉个凳子,锅杈,桌子..只要把料准备好,他趁下雨阴天不能下地干活的空当或找个空闲就把活做完了。
  这样的白活他没少干,给别人干活还设身处地算计着帮人家省材料。对小门小户的什么事也维护在先,所以当他有事别人也心甘情愿的愿意帮忙。
  按規矩说,所有送的人从坟地回来,先不能各自回家,要先到发丧的人家先洗洗手,喝口热水,吃点干粮才能各回各家。
  来到的几位女邻居也都很维护事,先烧了一锅开水在院里放上饭桌,摆上茶碗倒上水陆续回来的人先洗手,再端碗喝点热水,从盒子里再抓着糖饽吃点象征性的咬几口,嘴里边嚼着边往家走了。
  那时有钱的大户人家吃玉米面饽饽先用碾子把苞米粒压成一个个小粒,然后用手摇风车子把苞皮子吹净。这样再磨苞米面里边没苞米糠就好吃多了。而穷人家吃苞米面没有把糠先除净的那道工序.而是把苞米直接倒到石磨里连苞米皮子一起磨碎来做饽饽,连糠也一起吃了,虽说不太好,但目的是为了省粮,吃其它作物饽饽也是这种做法。要么怎么说吃糠饽饽呢,大家都是这个招待法,见怪也不怪,谁也不挑谁,说实在的,也真供不起一顿像样的饭,再说也不是什么喜庆的事。
  外来的人都走了,一切平静下来,自家人才感到前所未有的悲痛。那叫少了一个人呐。几个月前还是个活蹦乱跳的半大小子,马上要成人了。有些事情也能替大人所想.为大人料理许多家务,沉重的打击令人无法接受,全家人感到痛心疾首。即然已成事实活着的人还要生活,好好的活着。张克礼作为一家之主,是家里的主心骨,他不咬牙首先挺起来,全家人怎能走出这伤心的气氛。
  他说话了:“大贵走了.你们心里难受我心也难受,可没法子啊,我们想法也留不住。可他走了,我们的日子还得过,这种荒乱年头贪上这种事的人家也很多.可都得往起挺。再想想他这么活着看他也遭罪,我们也揪心。早去对他对我们也是解脱了,该着他寿禄短没挺过来.”
  他心明镜似的,这半大小子能有什么绝症病,就因为家穷没钱进城买药或请医生吗?而把病越拖越重。小病拖成了大病,而不治身亡吗?为解心疑,只是嘴上硬要这么说罢。

和族迹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