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贵回家过年(1/1)


  说话间,就到了深秋临冬之际,大地也收拾干净,又可以把羊赶到大地里去放牧了。
  一天,二志腋下夹着一个兰布包,到山上来找二贵。見到二贵,他蹲下把兰布包打开:“二贵,你看这是啥?”二贵一看,是付皮手套和一个皮围脖。“这是我们前些日子收的一张狗皮,我爹说这是一个小狗,毛绒多、皮板薄、柔软。熟好之后,让我娘做了几付手套,给你也代出来一付,又说你在山上放羊很冷的,又给你做了一个狗皮围脖。来,都戴上,试试合适不?”说着把手套和围脖给二贵都戴上了,此时,他感到手暧心更暧,全身的血液加速流动。这些年家里人谁有这等享受和待遇,也就是我爹常出去干活,母亲给他做了一付棉手套,戴了几年了,磨坏了一处又一处的,补丁也是补了一茬又一茬。現在各种颜色的补丁一摞一摞的。想着想着,他眼睛湿润了:“小哥你对我真好,你们全家都对我好,我真不知怎么感谢你们一家人。”
  “你看你,又说見外话了,我们是好兄弟,我们全家都喜欢你,行了,我得回去干活了。”说完二志去了。
  冬天打完场,粮食归仓,几个外地伙计算完工钱全就回家去了。临近年关时,赵掌柜把二贵叫来:“二贵,要过年了,我也给你放假,羊群由别人照看。这一年你份里份外没少干活,我心里有数。我还多得了三个羊羔,虽说当初讲的是白吃饭白干活,可你让我十分满意。要过年了,我给你拿二十个铜钱,也算是过年给你的压岁钱。回去好好过个年,过了正月十五来干活就行。
  二贵出乎意料的得到了二十个铜钱,心里也非常高兴了。
  “赵大爷,你给我这么多钱,我感谢你,我也提前给您拜个早年。”说完二贵跪到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赵掌柜磕了三个响头。赵掌柜见二贵如此懂事,打心眼里更喜爱他了。赵掌柜急忙上前扶起二贵,心想“这么懂事的孩子,我也没看走眼,以后这孩子能有出息。”
  二贵手攥着二十个铜钱,回家的愿望更加的迫切,路上,脚步也感觉轻盈了许多,不一会就到了家。为了在父母面前显摆一下,他进院就喊着:“娘,我回来了。”他走进屋,见娘在炕上做针线活,弟弟妹妹们围在一起的玩耍,却没看到他爹。他就问:“娘.我爹呢?”
  看见儿子回来了,二贵娘笑呵呵的说:“今儿,屯里王家杀年猪,这一年他家的零碎活你爹没少给他家干,就把你爹请去吃猪肉了。”
  见爹不在家,二贵心里有点小失落。他神秘兮兮的走到娘跟前,猛的把手里攥了一路的二十个铜钱往母亲面前一拍:“娘.你看这是啥?”
  看着这二十个铜钱,二贵娘惊诧的问:“孩子,你从哪弄来这么多钱?”
  “娘,这是掌柜赏给我的,说这一年我干的好,给我过年的压岁钱。”二贵得意的解释道。
  二贵娘听了,才放下心来,怜爱的望着懂事的儿子。弟弟妹妹们此时也聚拢过来,羡慕的看着二哥,一家人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
  “不光这个呐,你看,我这付狗皮手套还有狗皮围脖,全是我小哥家给我做的。”二贵忙三叠四的炫耀着,见母亲听的云里雾里的,二贵也忍不住傻呵呵的笑起来。就又把他怎么认识二志,又怎么交往的张皮匠一家的来龙去脉对母亲讲述了一遍。
  临近晚上,二贵爹才回来。
  张克礼看到二贵回来过年,很高兴。又听赵掌柜赏给二贵这么多钱,心中更是欣喜。
  “吃顿饭怎么这么长时间?”二贵娘问道。
  张克礼听妻子问起,便朗声笑道:“可别提了,请吃饭的有赵玉坤、刘志涛、胡三嗄子、张四毛子,吃完饭又坐在一起喝点水唠了一会儿磕。王大嫂在厨房归拢一下猪肉,到后来发現猪头不見了,屋里屋外的也没找到。大伙出来一起帮着找,最后在院墙的拐角处找到了,原来是被两只野猫叼走了,连吃带祸害的只剩了小半个,把老王大嫂心疼坏了。”
  猫能把猪头叼走,就可见这猪能有多大吧?各家杀个猪都是小的可怜,猪血也不多,要灌血肠就得往猪血里掺玉米面、荞麦面充数。这样的血肠也当然不会好吃,被请来吃猪肉的人也要懂規矩,以吃配菜为主,象征性的吃几口猪肉。在饭桌上,要遇到不懂規矩的,咧开腮帮颠起大槽牙,几口把肉全让你吃光了,别人吃啥?这就是贫困生活下潜移默化定下的規矩。
  过了年,快到正月十五时,按习俗要往坟地里送灯。
  二贵爹头一天找来两个萝卜,用刀将萝卜的根部削平,再把里边掏空。又找来两根干树枝,用棉花缠上,插到被掏空的萝卜中间,再往里倒上麻油,这就是要去送的灯。

和族迹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