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1/3)


  东北农村的晚饭基本全是苞米馇子粥,烧完二遍锅时就达到了熟烂的程度。张贵就用木桶装了半桶米汤,又拿着几个饭碗,拎个木凳来到屯子东头的大路旁,㧟着一碗碗的热米汤给战士们喝,让他们暖暖身子。同时再往大馇锅里添水燒开,然后再㧟米汤。他又让儿媳妇桂芝把北灶台的大锅刷干净熬小米粥,也用水桶拎出去给战士们喝。这样反复折腾多少次,直到天色已晚,部队开始宿营才告结束。
  当晚,他到左邻右舍宣传这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只有这些人才能让咱们翻身解放,我们不能上前线,就在后方支援他们。
  到了第二天,这种煮大馇粥给战士们送米汤的人家又多了二三户,一批批北进的部队行进了三四天才结束。在日本投降后,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巩固东北的根据地,随部队又有大批关内干部奔赴东北。
  当时领导呼兰县东区工作的区高官叫耿田,是个女同志,区长叫孫克全。
  耿田原名耿宽云,1911年出生于河北阜平县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父亲早逝,她10岁就给地主当佣人,在其表哥共产党员李培仁的影响下,从地主家逃出来。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赴东北后,任呼兰县组织部长,东三区区高官。她胆大心细,智勇双全,是闻名遐迩的女英雄。
  东三区包括現在的方台.杨林.二八,沈家,双井,腰堡六个乡镇,全区共有土地45000余垧,有80%的土地集中在本区五户大地主手里,加上日伪在东北的14年统治,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首要的任务就是清除匪患,减租减息,反奸清算,在工作队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斗争。
  清除匪患: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结束了日寇在呼兰14年的殖民统治。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呼兰成立了民主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呼兰人民配合部队和苏联红军,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規模的剿匪斗争。
  当时呼兰境内的多达40余股,1300多人。这些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乘机复聚的惯匪,二是地主武,.三是地痞纠集的散匪。士匪在政治上是国民党先遣队,企图破坏新生的民主政权复辟变天。各股虽各树一帜,但也互相纠合小股的几人,几十人,大股的多达二三百人,遍布四乡八镇,并流窜邻县。
  他们杀人放火,打家劫舍,掠夺财物,扰乱治安,袭击农联会,武装部和公安派出所。抢车抢枪支,杀害土改干部,破坏政权建设,杀害我军、苏军干部,战士与人民为敌。
  县内的几大匪股,皆被国民党收编为“地下军”。其中“诸葛”匪股36人,匪首刘廷喜被国民党委任为建军团长,王团130人,被国民党廷进军第二乡纵队收编,委任匪首王均为团长,占山,匪股80人,匪首杨占山被国民党地下松江省军区委任为团长.......剿匪的实质,就是清除国民党反动势力巩固政权和“清匪保家“保卫人民取得的胜利成果。
  当时呼兰境内有几次的较大剿匪战斗,有元宝岗子阻击战,头屯突袭战,张户屯派出所保卫战,五站和瓦盆窑围歼战。

和族迹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