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灰涩(1/5)


  辛竹并不了解陈湘礼的心理活动。她接了案子,就准备着全力以赴。既然并案确认,辛竹与陈睿制订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辛竹想,李奔怎么说也是当时的主要侦办人员,她想再去碰一碰。陈睿先下到小涧镇,联系派出所把那边的卷宗调出来研究。
  陈睿的车南下到了阳社,自阳社拐了个90度弯,向西直插小涧。去往小涧的路在这里变成了黄泥路,幸好近期没有下雨,不然,他的小车能不能开进去都还是个问题。离小涧还有五六公里,远远地,便看见一条灰色的山脊立于南侧。那就是小涧山了。
  小涧山的北坡下就是小涧镇。
  小涧镇曾是小涧矿务局所在地。1969年投产,2002年便因资源枯竭,陆续有矿区停产。仅三十余年的时间,一代人老去,一代人长大,他们曾赖以生存的一去不返,他们曾经历的所有皆成过往。
  车子进了镇子。灰黑的屋顶、歪斜的砖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斑驳标语……,这里扑面而来的,是比陈睿的一生还要厚重的历史气息。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小涧这个地方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
  车行到丁字路口,右拐,过一处铁道口,往前百米左右,派出所就在马路边。陈睿将车停在楼前,下了车。不久,所长宋之平迎了出来。进了会议室,宋之平略作寒暄便叫人拿来了两叠资料。
  “我听说卧轨案与王夏芹案并案,说真的,太吃惊了。”宋之平一边将资料取出,一边说:“你们发现了这两案有什么联系?”
  陈睿直截了当地说:“社会关系里都有李沙,而且两案中用的药都是比较少见的药。”
  “你们怀疑是同一个人作案?”
  “不不不,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我们更倾向于这两个案子只是有某种关联。”
  宋之平低头想了一会儿:“骆强?不可能。两个孩子出事那晚,我们还一块喝酒呢。”
  陈睿说:“陈局长有跟所长你通气吧?我们这个组现在只有两个人,你们得派人支援我们啊。不然我们脱一层皮也不能办好这两个案子。”
  “我知道,我自己加入你们组,这样,其他人也能叫得动。”
  陈睿高兴地说:“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所长大人,说说这个案子的情况吧。我们那边没什么资料。”
  宋之平说,那个案子调查到第四天就以自杀结案了。他的调查结果甚至都还没整理上报。他将之前的笔录拿出来一一向陈睿讲解。
  陈睿听宋之平的介绍觉得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问道:“你觉得这案子与王夏芹有关?”
  “不是我觉得,是证据显示与她可能有关。”
  “可惜,她已经死了。”
  宋之平合上本子说:“如果有需要,我们还是可以调查的。”
  陈睿问:“王夏芹的人际关系调查过吗?”
  “没有,只是先有了个大致方案。我昨天接到通知,已经粗略地列了个名单。你看看。”
  在王案下方,宋之平列出了陈林、蒋雪梅、骆冰等十余人。名字后面备注了与王夏芹的关系。有的有电话号码,有的有目前去向,有的什么都没写。
  在卧轨案下方,有李沙、张水长、王倩、茂芳、陈顺景等十余人。这里面,除了李沙有电话,其余名字后都是空白。
  看着这纷繁复杂的名单,陈睿头皮一阵发麻:“这里近三十人,还遍布全国各地,这,这半年也找不完吧?”

和小涧余温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