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贾珩:这好熟悉的台词?(1/5)

.com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1317章贾珩:这好熟悉的台词?(求月票!)
  楚王府
  厅堂之中,菜肴丰盛,香气四溢,众人围绕着一张桌子叙话。
  而坐在对面的甄晴,凝眸看了一眼陈钦,也不知为何,心神猛地一跳,裙下的腿悄悄伸出,也不知为何,恍若着了魔一样,那只绣花鞋向着那少年缓缓伸去。
  贾珩心神微怔,连忙收回了腿,面上神色若无其事,开始拿起筷子,夹起碟子中的菜肴。
  暗道,这个磨盘真是愈发胆大妄为,这如何能够当着楚王的面?万一被发现,那就是天塌地陷之祸。
  而就在贾珩身侧坐着的甄兰,明眸瞥了一眼甄晴,又看了一眼贾珩,心头不由涌起狐疑。
  待众人用罢午饭,开始落座品尝起香茗。
  楚王道:“子钰,如今新政在诸省如火如荼,如是五年到十年,我大汉可能再造盛世?”
  等他即位以后,定然毫不动摇地将新政执行到底。
  贾珩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天下是看出欣欣向荣之貌,但外患未平,内忧隐伏,待到外患扫平,扫清吏治痼疾,我大汉就可再次迎来又一个盛世。”
  楚王感慨了一句,低声说道:“盛世啊…”
  在青史之上,能称为盛世的朝代也就寥寥几个而已,而那些君主,哪一个不是明君英主,供后世君主传颂?
  说不得还能去泰山封禅?
  当然,自从宋真宗檀渊之盟以后,前往泰山封禅以后,后世的皇帝都觉得太过丢人,再没有去封禅。
  贾珩道:“王爷,近来我想向圣上上疏,筹建相关工程学院,聘请匠师教授相关工艺,以备来日国内诸行业人才所需。”
  与其从旧体制中挖掘一些思想开明的儒教官员,不如重新筹建学校,为大汉以后科技腾飞储备人才,然后逐步渗透到官僚系统,从而改造整个官僚系统,从单纯的儒学选官,到诸子百家皆可为官,为大汉的近代化、工业化铺路。
  这其实就是腾笼换鸟之策。
  楚王微微颔首,说道:“如江南水师学堂一般,如果能培养出诸般人才,量才授官,也省的乏人才所需。”
  甄晴听着两人叙说着,弯弯柳叶细眉之下的晶然美眸,明亮熠熠而闪,芳心也有几许欣然莫名。
  她似乎看到了将来的君臣议事一幕。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楚王殿下所言不差,凡世间百工,皆有所问。”
  就在这时,外间一个嬷嬷,轻声说道:“殿下,兵部派了令史过来,提及李阁老前往兵部查验,请王爷去兵部一趟呢。”
  楚王闻言,放下手里的茶盅,轻笑说道:“子钰在此稍待,我得去兵部一趟。”
  贾珩点了点头道:“王爷既是有事,天色不早了,我也先行告辞。”
  楚王笑了笑,说道:“子钰可多陪陪杰儿和茵茵,如是无事,回家倒也不急于一时。”
  贾珩闻言,心头不由为之“咯噔”一下,心神微动。
  只怕甄晴这会儿已是虎视眈眈,想要生吞活剥了他。
  甄晴也笑了笑,柔声说道:“是啊,珩兄弟,说来那倭国海贸生意,我二叔也有几处不甚明了,书信之中,托我想要向珩兄弟请教呢。”
  这个混蛋,对她腻了是吧?
  好不容易来一趟,也不多陪陪她,就这般急着想要走?
  以往也不这样,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是不是就觉得腻了她了?
  贾珩闻听此言,面色明显有几许迟疑。
  对甄晴倒不是腻,而是基于一种风险控制管理的方式。

和红楼之挽天倾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