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借地建港,意在投靠(1/2)


  百米宽的纳河上,一支小小船队正逆流而上,寻找可能存在的村庄或者城镇。
  船只上插着数面旗帜,上书“河东”“商”。
  这正是河东少数不甘寂寞敢于冒险的人组成的商队。河东官府为表示对商队的重视,特意为其提供了一批十人组成的镖师。都是历次战斗中受伤不适合再归队的老兵。
  壮年的石兵便是这样的人,在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身先士卒,长枪连捅四个鬼子。导致被鬼子重点关注,膝盖不幸中了一箭。痊愈后已经不适合再当兵,只能退伍。
  河东官府给与了石兵优厚的退伍政策,分田分房分日本娘们,石兵自然感激不尽。
  虽然退伍了,但还是在为官府做事。这次便是作为十人镖师小队的头领参与商队护卫。顺便打探情报。
  “吴会长,想不到一河之隔,这地势便大不相同。这西岸真是山峦起伏”
  石兵语音浑厚,有些感慨。
  吴有财颇为赞同
  “是啊,石镖头,咱们这点人就是打前站的。我们对河西人生地不熟,只有找到本地人,我们才能打开河西商路。”
  正巧这时头船旗帜挥舞。
  “镖头,你看,前面兄弟发现村庄了!咱们快些上岸吧,兄弟现在脚都是漂的”
  身边一位一条刀疤斜穿一只眼睛的大汉有些兴奋的说。
  “别急,先让头船上前试探。不要让人家误会咱们有敌意”
  陌生船只的到来让这个只有两百多人的临河村子紧张起来,当当当的铜锣响彻整个村落。
  在船上的小商人说明来意并送上了数坛果酒之后,村长便热心的同意了船上的人上岸,但仍不许进入村庄。
  一番交谈,众人才得知此地名叫梨园村,因此地梨树遍地而得名。从此地西北十几里地,有一个大的镇子,名叫小王庄,据说有数千人。
  小小的梨园村生产资料匮乏,当商队拿出锄头镰刀等农具表示想要在村子旁边临河之地建立一个小小的营地的时候,村长满口便答应下来。
  但是,仅仅一天之后,村长脸色就难看的比自家梨树都不开花还黑。
  短短一天时间,河东水师不仅将将近三百人的商队全部运输到梨园村,并运来了五十名城卫军,一百多青壮。
  梨园村长并不敢招惹人多势众武力强横的河东。况且,在河东人拿出粟米,果酒,农具等东西作为雇佣报酬后,梨园村不论男女老幼都不反感多这么个可以赚外快的邻居。
  吴有财商队并不在理会梨园村与河东的博弈。在商队聚齐之后,便在一名受不了重金诱惑的梨园村小伙子的带领下前往小王庄。
  大型商队的到来,引起小王庄城主的王祯的注意。尤其是吴有财针对小王庄领地缺乏铁器送上的铁质农具之后,王祯更是邀请吴有财到城主府叙事。
  王祯,字伯善,元朝人。不知为何到了此地。凭借着卓越的学识,带领荒野的流民艰难求生。
  高尚的品格,爱民如子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带领流民生存的技能,折服了小王庄附近大片村庄。
  至今整个小王庄领地已经有近十个大型村庄,丁口一万多。
  但是,小王庄并不产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铁器与大型牲畜的缺乏让小王庄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而且河西之地并不太平,由于小王庄全是周围的村庄慕名来投。且王祯并不喜爱舞刀弄枪。所以小王庄军备松弛。不得不与其他势力签订攻守同盟,来换取自身安全。
  不到三十岁的王祯面相和蔼,语气和善。得知吴有财等人的来历后,小王庄颇为感慨。得知了郭瑜的战绩以及河东两员大将,不由心中一动。

和大荒争霸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