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税收与劳动力短缺(1/2)


  八月十九,晴。
  郭瑜君王不早朝的梦想还是没能实现。
  政务大堂,郭瑜书房。郭瑜与申时行见礼后各自落座。
  喝了一口茶汤,郭瑜放下茶盏,随意的说
  “申公,不知近些天我河东发展如何?可有什么问题?”
  申时行略一思索,
  “大人,对我河东来说,近日来最大的问题是粮食或许亩产会有所减少”
  听着申时行的话郭瑜原本有些随意的心态严肃起来,粮食是一切的基础。这可是大事。
  “为何亩产会减少?”
  申时行仔细斟酌了一下
  “在下对农事并不太精通,不过王祯先生说王庄的土地同样存在粮食减产现象。
  王先生猜测,或许这与粮食生长周期缩短,土地肥力承受力有所关联”
  郭瑜略一思索,也有些认同王祯的猜测。本来是每年一个周期的农作物,减少至一个月,缩短了十二倍,减产是必然的。非人力资源可抗拒。
  “本月我河东播种多少?预计能储备多少粮食?”
  申时行对这些数据烂熟于心。不假思索回答
  “自分田政策实施后,百姓垦荒热情高涨。播种数量迅速攀升。
  本月我河东三地除刚纳入的察哈尔地区外。一共播种十五万亩,其中各类官田一万亩。有十四万亩民间口粮田。
  据有经验的老农观察,本月亩产粗粮在90斤上下。预计粮食总量一千两百万斤。
  口粮田每亩官府征税三成。除去损耗,河东可储备粗粮三百万斤”
  郭瑜听着这一长串数字,长长舒了一口气。郑重的说
  “秋获是大事,要排除万难。税收也是大事,要将城卫军,捕快衙役通通派出去,确保秋获顺利,确保税收入库
  对于有敢抗税者,拘捕看押,严重者可斩首示众。
  河东不仅有菩萨心肠,爱民如子。也有雷霆手段,震慑不法。”
  申时行面露迟疑。毕竟申时行来自皇权不下县的时代。派军队下乡收税,未免太有些耸人听闻了。
  郭瑜见申时行面色有些不对。便出声问询
  “不知申公可是有何不同看法?”
  申时行拱手
  “大人,乡间有三老,税收足矣,兵丁下乡,是否会惊扰乡民?衙役捕快是否会盘剥小民?”
  “哈哈哈,申公担心过甚了,河东仅三万人,村庄不过数十,有申公等正人君子监督,想必他们会收敛许多。”
  申时行见郭瑜坚持如此,便也不再多话。端起茶盏喝起茶汤来。
  郭瑜见申时行不说话,但神色间还是有些不赞同,便决定掰扯开细说一下,统一思想,以免今后执政方面意见相左。闹出难堪来。
  “申公可知历朝历代都因何而亡?”
  申时行神色一动。放下茶盏
  “在下愿听大人细说”
  “历代朝庭灭亡,主要是因为税收短缺。税收是一个政权维持存在的基础。如果税收不上来,那这个政权就离灭亡不远了。”
  “大明之所以灭亡,除了人地失衡,最大的因素便是税收制度崩溃。
  你的老师张江陵一生都在改革税收,但是他之所以没有成功。便是因为有能力交税的人都在抵制交税。

和大荒争霸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