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温度低是复跳大敌,摸骨术的多领域应用(1/4)

.com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脸色苍白,是因为供血出现问题。
  面部的毛细血管丰富,是最能反应身体血流状况的一个部位。当我们紧张或者害羞时,脸会发红,感到发烫。
  这是因为脸部的毛细血管发生扩张,才会出现发红。
  “患者术前有高血压,别的基础疾病倒是没有。”
  尚主任回答道。
  出现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大多数存在高血压,或者动脉血管硬化等问题。
  “修复的动脉血管是哪一部分呢?”
  “弓主动脉这一段。”
  尚主任比划了一下。
  这个部位很特殊,根本没有办法阻断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在修复或更换这段血管时,只能选择心脏停跳来完成手术。
  所以,手术过程中,必定是争分夺秒的那种。
  因为选择心脏停跳,不但要把患者的体温降到26度左右,而且会把体外循环机停掉,然后松掉血管钳。
  这种情况下,患者体内的血液会处于一种几乎完全不流动的状态。
  此时的患者与一具尸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然后心外科医生利用这个宝贵的时机,抓紧时间把血管换掉或者修复。
  一般都是直接换血管。
  换完后,然后再启动体外循环机,让它运转起来。
  随着体外循环机运转,患者体内的血液会慢慢开始流动。整具身体开始‘复活’。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
  随着血液的流动,患者的体温会慢慢升高。然后达到一个温度点,心脏会自行复跳。这时候,病人就重新活过来了。
  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每一个步骤都充满危机。
  眼下这个患者就是卡在了最后一关。
  等于血管换完了,体外循环机也开了,但是病人的心脏没能复跳。
  我们人类的心脏看似脆弱,实际上远比想像的要顽强百倍千倍。
  孕育一个新生命,最开始是没有胎心的。
  人类的心脏原始状态就是一根血管。
  它随着胎儿的发育,最终会慢慢形成心脏。
  从血管变成心脏的过程中,如果哪个地方出错了,就会形成先天心脏病。
  先心病患儿的比例,比想像的要高很多。
  有些患儿的心脏,虽然在发育过程中出错了,但是生命力特别有趣,特别神奇。当它一个地方出错时,为了让生命延续,心脏的发育会选择一错再错,一直错到底。
  这种问题心脏能够让胎儿得以存活。
  出生后,甚至可以长大。
  但是因为内部的构造出现了错误,虽然通过一错到底的方式,保证了动静脉血的交换。但是它会出现静脉血混进动脉血,从而让患儿的身体出现一些明显症状。
  比如心慌,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问题。
  通过复杂的心脏修复手术,可以把它恢复到一个正确的结构状态。
  这个患者的心脏不能复跳,问题到底出在哪?
  正常情况下,心脏组织中的细胞具有自动除极和复极的能力。
  哪怕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心脏细胞仍然能够产生电活动。这也是为什么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只要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病人很快就能再次恢复心跳,重新活过来。
  李敬生下意识的用手触摸患者的颈部动脉。

和苟在诊所练医术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