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伯仁死 事因我(1/4)


  永昌元年二月刘隗、刁协二人劝司马睿诛王氏之人,朝中议论纷纷。自此王导听闻后率王氏为官二十余人,每日到台阁待议罪。直到二月二十司马睿还是不见,王导便率王氏二十人跪于宫门。这时周顗进宫,王导看到周伯仁。二人交情深厚,心想周顗能替他说情。
  王导起叫住周伯仁对他说:“伯仁(周顗),吾全家百口之生死,恳求伯仁,由伯仁顾眷。”
  说完,王导拜礼于周伯仁,周顗听后拍了下王导,一句话没说,走进宫去。
  周顗见到皇帝,与司马睿宴饮时对司马睿说:“王导忠臣也,陛下常比之管仲,反贼王敦一人耳,王导不能与其相论。”
  司马睿说:“伯仁何故为其求情?”
  伯仁说道:“天下事,帝先为,臣而辅之。臣辅泽竭,后独善得以为之。现王敦兵反,而王导与其断决!王导乃一心助朝,愿帝善之。”
  皇帝司马睿说道:“便如卿言。”
  周顗在宫里喝酒,喝醉了才出来。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看到伯仁走出,又叫周顗,连叫“伯仁,伯仁”。周顗没理王导。一边自言道:“今杀叛贼,金印系袖。百官得爵。”回府后,又连忙写奏折,奏疏有写:“王导,恪守臣节,且有汉萧何之才。我求于帝,重用王导!”王导此时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因为周伯仁不理他,便记恨伯仁。司马睿看到周伯仁信时,因王导素来忠诚正直,并召见了他。
  王导入宫叩首,哭着说:“叛臣贼子,各代皆有,夏之后羿,周之申侯,秦之赵高,汉之王莽,而今为乱者,不想再出于王氏。臣与乱贼决裂,愿为国戍守!”
  司马睿赤着脚走下来拉着王导的手说:“茂弘,朕欲托付一国于卿,卿此何言也?”
  于是下诏说:“王导深明大义,授安东将军符节。”
  以司空王导为前锋大都督,以戴渊为骠骑将军,丹杨诸郡郡守都加军衔。尚书周顗加尚书左仆射,领军王邃加尚书右仆射。以太子右卫周筵作冠军将军,率兵三千先伐沈充。封皇子司马昱为琅琊王。刘隗驻军于金城,右将军周札守石头城,元帝亲自披甲在郊外巡视六军。派遣平南将军陶侃兼管江州,安南将军甘卓兼管荆州,各率所属军队从后面牵制王敦。司马睿又命王廙去劝王敦。
  王廙到王敦处,说道:“公乃臣子,今何故叛之?”
  王敦说道:“刘隗、刁协、戴渊三人屡异王氏,汝乃我族内之人!我今举兵只为诛此三人,并无僭越之心。”
  王廙说道:“此三人皆被委以重任,汝今讨之,无非谋逆又作何为?”
  王敦笑到说:“既然如此,谋不便敬请!”于是扣押王廙,以其家人为其裹挟,留于王敦营中效力。杜弘和王廙二人建议先取石头城。王敦大悦封王廙为荆州刺史。三月王敦前锋进石头城,周札见到王敦三万前锋已然来到,城中守军不足五千。于是和参军王清商量开城门应王敦军,不战而降。

和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