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考校(3/4)


  而且相比起其余青年才俊的锋芒毕露以及骄傲,庞统却显得更加沉稳,而且从来不会贬低别人。
  无论对待任何人,哪怕对方品性不佳,或者能力不足,庞统都不会指出别人的缺点,反而尽可能挑好的说。
  这也就说明,庞统的情商很高。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的庞统明明不符合大众眼中的风流名士形象,却在荆襄以及东吴都交友甚广,而且拥有非要好的名声。
  当然,庞统这种性格也并非圆滑,更并非阿谀。
  在大是大非上面,庞统永远坚持着自己的底线。
  就好比刘备攻打益州,本来就是庞统劝说刘备这么做,最后也是庞统给刘备献出了上中下三策,刘备自己选择了中策,才能设计斩杨怀、高沛,而后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过之处连战连捷。
  此时的刘备,可谓是志得意满,在涪城大宴将士,置酒作乐,载歌载舞。
  麾下将士都因为连战连捷而非异常高兴,唯有庞统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
  当刘备对庞统说道:“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庞统却一改往日与人为善的圆滑,反而直言不讳的说道:“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看到这里,许多人或许有些搞不明白。
  无论是劝说夺取益州,还是设计斩杀杨怀、高沛,都是出自庞统的谋划,他为何会在这里否定刘备呢?
  事实上,庞统这里并非在否定刘备,反而是告诫对方不要得意忘形,随后授人以柄。
  庞统作为臣子,帮助刘备谋夺益州并无过错,但这件事本就不太光彩,无论对刘备还是庞统而言,说出去名声都不太好。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低调行事,而非载歌载舞,忘乎所以。
  更何况,刘备素以仁义之名传扬天下,现在这幅小人得志的模样若是传了出去,岂不名声尽毁?
  正是看穿了这点,庞统才会一改往日圆滑,当众扫了庞统的雅兴,实际上却是在暗中劝诫刘备低调行事。
  正在兴头上的刘备自然不高兴,不仅斥责了庞统,甚至还把他赶到了外面。
  刚刚把庞统赶出去,刘备心中就后悔了,又把他请了回来。
  返回宴席之中的庞统,坐回了自己原来的位置,既不去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己吃喝。
  刘备见状于是问道:“刚才我们相互争论,究竟是谁的过错?”
  这就是个送命题。
  换做是阿谀谄媚之辈,面对君主咄咄逼人的询问,或许就会肝胆欲裂,随后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用以平息君主的愤怒。
  换做是那些刚正不阿之辈,此时或许就会拒不认错,与君主硬钢到底,最终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庞统却不一样,他回答道:“君臣俱失!”
  这就体现出了庞统的超高情商。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刘备的过错,庞统不仅在道德上没有过错,也履行了身为臣子的本分,直言劝诫君主。
  在这里,庞统却说两人俱有过错。

和汉末:家祖乡啬夫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