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钟离之战联想时代始末(1/6)


  七月十七日,
  今天逛贴吧,看见【历史吧】的人在讨论南北朝的战争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钟离之战”备受瞩目。
  ……
  基本概述: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发生于西元507年(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是梁武帝讨伐北魏期间,两军以钟离城及其邻近之邵阳洲为主战场的战役,为该次大规模北伐行动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南梁获得胜利,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的危机。
  (以上为百科资料,非原创)
  ……
  (以下为网友观点,非原创)
  平凡的大学汪: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战争比较重要却不怎么出名,那么钟离之战应该算一个。
  之所以不太出名,私以为和这场战争本身有关。因为钟离之战是一场少有的“正战”,换言之双方都投入了相当兵力与在世名将,也没有淝水之战那样戏剧性的转折:
  从兵力上看双方相当,大约是魏军元英的中央军十五万(今众军云集,十有五万,进取之方,其算安在?《魏书卷十九下列传第七下◎景穆十二王》),元诠的六州军十万(诏发定、冀、瀛、相、江、肆六州十万人以济南军...发诸军以赴淮南。)以及邢峦留下的二万人(可率二万之众渡淮...峦累表求还,世宗许之。),共二十七万,对梁军二十万(六年四月,高祖遣曹景宗、韦睿帅众二十万救焉《梁书卷十八列传第十二》),双方人数相差不多,不像官渡那样看起来兵力悬殊。
  从军队实力上看,南朝也没有像刘宋后期或齐末那样拉胯,甚至被认为是“百年未有”(临川王宏以帝弟将兵,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资治通鉴》)
  而战争本身也是围绕邵阳洲进行了空前激烈的争夺,如一夜营,赵草城,这都是双方军队综合实力的体现,并没有出现如赤壁火烧,淝水乱阵那样的经典的妙计或者奇葩。这也就导致整场战争看起来好像没啥亮点。
  然而正如《孙子》所言“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钟离之战是一场高端局。元英和杨大眼都是当时北朝顶尖战将,粮道没有被偷光(虽然被筑城了),军队到最后一刻才崩溃。只能说是韦睿太吊,加上天时(淮水暴涨)地利(北军少习水战),最终被打出gg。
  而从后世看,钟离之战对北魏和梁国都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对北魏而言,这场战争并不是自身衰亡的导火索,但的确是国家动乱的助燃剂。整场战役接近二十万人的损失,尤其是中山王英所统率的中央军大部被歼,(元英扫北方之众,没于钟离。《群书考索续集》)
  导致北魏中央的军事实力迅速下跌(魏收:自国家经略江左,唯有中山王英败于钟离,昶于朐山失利(朐山之战),最为甚焉。)。再加上北方六镇地位衰落与六镇府户日益的不满,最终造成了大规模叛乱。
  对南梁而言钟离之战是梁国的立国之战,此战一举扭转了北齐以来南朝一路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是自宋元嘉初年“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吕思勉),自此,南朝收复淮南大部,并对北朝由受转攻,分别在508年回北蜀,511年复淮东,515年破寿阳,525年占沔北(前北雍州),527年复淮北,至此达全盛疆域。

和平然历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