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1/3)


  1996年,那是一个进机房还要穿鞋套的年代,计算机可是个新鲜玩意,学生的私人电脑当然是几乎不存在的,就连学校的机房,除非获得学院或者更高级的审批,否则也只能靠着学生证每天用最多一个小时而已。
  此时常浩南就坐在一台不知道什么品牌的电脑前面,看着显示器上面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
  经典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并且相对于1996年来说算是比较新的版本。
  最古老的fluent只是个偏微分方程求解器,本身甚至没有网格划分功能,那样的话工作量还要再多上几倍不止。
  虽然常浩南有了系统buff可以做到行云流水的操作,但是1996年的电脑本身实在是做不到行云流水的反应,而他目前最缺的就是时间。
  不过即便如此,三维建模过程也还是需要额外的软件来完成,比如达索公司的CATIA。
  “这下真的是爷青回了,双重意义上的。”
  常浩南看着眼前的CRT显示器、轨迹球鼠标和win95界面暗想道。
  “浩南,你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些东西?”站在常浩南身后的吴懿范眼神中带着好奇。
  他关心的当然不是常浩南正在进行的仿真建模工作本身,而是后者对于电脑极为娴熟的使用。他认识一个华夏人民大学的大佬,在大二的时候就通过电脑编程赚了二十多万元,一度成为他心中的偶像。
  “当然是在你去校外联络生意的时候。”常浩南头也不回地说道。
  而同样在站在常浩南身后的张漫和周书万则是已经几乎惊掉了下巴,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相比于几乎不怎么对学业上心的吴懿范,他们两个人可是知道对飞机这种复杂结构进行建模有多么困难,哪怕只是把图纸上早就画好的东西给原样转移到电脑上面,对于一个生手来说也是天文数字般的工作量。
  然而这一切在常浩南的手中却是如此的举重若轻,随着他操作着键盘和鼠标的手指翻飞,一架大三角翼常规布局的战斗机模型逐渐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等效机翼模型,完成
  全机气动模型,完成
  中途机房管理老师过来提醒他们时间到了,害怕常浩南受到打扰的吴懿范果断把自己的一个小时加在了这台电脑上,随后周书万和张漫也陆续贡献出了自己的学生证。
  进气道建模……
  发动机建模……
  “呼……”
  在系统的“指导”下,常浩南几乎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当他终于完成了所需要的建模工作时,才发现竟然已经过去几个小时了。
  “这就……结束了?”张漫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的屏幕,虽然刚刚全程观看了整个建模过程,但用四个小时的时间做出一个精细度如此之高的三维模型还是让她有一种不真实感。
  “严格来说当然没有。”常浩南伸了个懒腰,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但是我们课程只要求进行气动设计,所以机载设备、内部结构之类的就不去管它了,反正我们知道这架飞机肯定是能飞起来的。”
  “厉害啊,南哥,我觉得就算是咱们学院的教授,也没几个能比你更熟练的吧?”张漫丝毫没有吝惜对于常浩南的赞美,而且对他的称呼也已经出现了变化。

和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