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人才难题成瓶颈,招兵买马建联盟(2/5)


  “‘星期天工程师’?这是什么工程师?难道工程师还分星期几的吗?”小史在一边听了,好奇地问道。
  不只是小史,大家也没有听说过什么“星期天工程师”,因此心里都有同样的疑问。
  不过老刘虽然生性幽默,平时喜欢讲笑话,但这次老刘说的“星期天工程师”还真有此事!
  当时,就在我们面对着一大堆接到的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项目因为缺乏对应的开发力量,特别是软件开发力量而发愁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可以有“星期天工程师”了!
  1978年底,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韩琨,应聘担任乡镇企业的技术顾问,以自己的技术和辛劳,救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还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韩琨付出了八个月的全部节假日,加班加点,终于研制成功出口产品上急需配套的橡胶密封圈,一年为橡胶厂扭亏为盈¥13万元,为国家节省外汇¥6万元。
  为表彰韩琨的突出贡献,工厂决定对他给予适当奖励。
  因为都在周日或节假日参与兼职工作,韩琨与许许多多类似的科技人员,被称为“星期天工程师”。
  然而想不到的是,1981年11月,一场全国性的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展开,有人检举韩琨利用业余时间去外面兼职是收受不正当的收入,接到举报后,检察院以“贪污受贿罪”对韩琨立案。
  时间很快就到了1982年,韩琨的案件经法院主审法官经过深入的调查之后,做出了一审判决:韩琨非但无罪,而且有功!
  于是一场关于韩琨利用业余时间外出兼职究竟是收受不正当收入还是有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光明日报为此还在头版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救活工厂有功,接受报酬无罪”。
  时间到了1983年,国家就这类事情专门出台了一个政策:明确规定了类似韩琨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由此一来检察院也开始不再受理韩琨这类案子了,司法部门也对之前类似韩琨的案件进行了纠正。
  至此,全国许许多多“韩琨”式的科研人员的业余时间被解放了出来,“星期天工程师”也因此而被正名,且很快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开始盛行起来。
  “星期天工程师”的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个人收入的合法范畴,即收入不仅仅局限于来自每天的“八小时”工作,而是任何的劳动所得都是合法的收入。
  `
  我平时不仅喜欢看书,还喜欢看报纸,关心各种国家大事,因此对“星期天工程师”自然有所了解,现在经老刘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于是我一拍大腿,说:
  “对啊,韩琨是一个人自发地在做‘星期天工程师’,但我为什么不可以把‘星期天工程师’们都组织起来,解决我们在微型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上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呢?!”
  于是我问老刘和小宋道:“开鉴定会和《全国微机应用成果展览交流会》上来访的人员名单整理出来了吗?”
  老刘负责公关,小宋负责销售,因此我让他们二人把参加鉴定会和《全国微机应用成果展览交流会》上来访的人员按照所在单位、职务和专业做了一个分类表,把其中潜在的有微型计算机应用项目需求的和潜在的能在微型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上帮助我们的人分成了二大类。
  “整理出来了。”小宋一面说一面跑去他的办公桌,从抽屉里拿出一叠用订书针钉在一起的报告纸放到了我面前的桌上。

和人生东逝水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