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长春今昔22(1/2)


  “元兄是否过谦了?”周静莹不解道:“方才我看也的确只是胜了一招而已,元兄能与我师伯相持如此之久,恐怕不能说师伯'游刃有余’吧?”
  元士逍轻叹一声道:“其实在混元撑抱桩变式之时,我就已经输了。
  推手之中,阿坊并未再用'振动’之力,否则的话,我恐怕早就支撑不住。
  能于桩功中练出此力,于劲一道,我自愧不如。”
  “元兄,你我休息片刻,稍后再开第三阵。”阿坊从随身小包中拿出一个壶,为元士逍杯中斟满道:“也请元兄品尝一下我自做的红枣汁。”
  元士逍品尝一口赞道:“果然好喝,浓郁香甜。”
  一杯喝完后,元士逍问道:“阿坊,你的炼体之法,与你方才所讲的'嫁衣神功’可有关系?”
  “嫁衣便是炼体之法。”阿坊给元士逍再次斟满,接着道:“元兄若是感兴趣,我就将练法告知,也请元兄品评指点。”
  元士逍顿感讶异,武林中各门各派无不将内修炼体之法门视为最重之珍宝而秘不外传。
  即便是亲传弟子也未必能得传授,往往是父子关系,或是入内室、承衣钵之弟子方能得传,能让阿坊练至此等境地的功法,更是世所罕见,若是放在武侠小说中,恐怕是不亚于“辟邪剑谱”的存在,必然引发各方争夺,可不料阿坊竟然如此轻易便愿告知自己。
  元士逍思忖片刻后笑道:“阿坊,功法乃是武家重宝,阿坊你如此便同意告知我,是不是对功法过于轻慢了?
  小说《天龙八部》中'六脉神剑’在天龙寺密藏而不轻泄,《西游释厄传》中如来'真经不可空取,亦不可轻传’,看似小说家言,可并非没有遵理。
  正合我上虞先贤'仙家奥秘不传六耳’的宗旨,为的是避免所传非人致贻大祸,也为将此作为福分。嘉奖善人。”
  阿坊闻言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向周静莹问道:“静莹,你看呢?”
  “我以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听元兄所讲,只是觉得微有些不妥。”周静莹一边恩考,一边慢慢说道。
  “还请指教。”元士逍洒然笑道,虽然周静莹提出不同意见,但他对这样的探讨很是满意,以他如今的修为境界,当世能够在武学之道上与之一论者已是难得了。
  周静莹道:“仙家究竟有没有,谁也不知道,再说所传究竟是不是'非人”,恐怕最多也就是靠着'日久见人心’,但即便见到了,谁又能保证人心不会变呢?
  既然人心可能变,那这法门究竟传不传了呢?
  再说了,当今社会,不少所谓的'宗门秘奥’已经是'公开出版’了,也没见有什么恶人练到了'歌贻大祸’的境界。”
  “还有吗?”阿坊饶有兴趣地问道。
  “呃……没有了。”周静莹一时只能想到这么多。
  “已经不简单了。”阿坊赞道:“元兄,你方才所说,都是'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看法,于世人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拿来作考题,你看静堂答得如何?”
  元士道笑道:“阿坊你怎么确定我就不是这么想的呢?你我可是第一次见面,为何如此相信我的品行?”

和阿坊和他的朋友们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