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情窦初开为谁(5/6)
“谢谢清梅书记,到屋里喝口水吧。”
“六哥,我们还有事,你可要把卫生搞干净了哈,现在来鹭河旅游的城里人可多了呢,你扫的地可是村里的一张脸呢。村里的环境卫生搞好了,游客来了就留得住。”
“清梅书记,你放心,我绝对不给咱们鹭河丢脸。”
清梅带着满堂在村里到处走走看看,近些年来,精准扶贫的实施不仅让贫困户实实在在获益,村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屋是十三五精准扶贫村,上头的政策好,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现在村里建了村史馆、停车场、修缮了老宅、铺了沥青路,还修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中心等。尤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依托一座老宗祠改造,里面陈列了村里的红色革命人物、红色革命事件,鹭河人对新中国的贡献,以及党从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的发展历程等等。站内摆放了一张长长的方形竹片桌子,十几把竹椅,桌子上放着一盏旧式的马灯。墙上还粘贴着中国工农红军旗帜、红军使用过的大刀模型、草鞋、斗笠,等等,这里既是村里和镇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场所,又是游客参观的一个重要红色景点之一。
满堂跟随着清梅,认真地参观讲习所。当读到墙上悬挂的红色革命烈士的事迹时,满堂的心情无比沉重。在这里,他再一次读到了革命烈士谢长祯的事迹。当清梅要给他讲解谢长祯的事迹时,满堂说,他在县志里读过,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也看过,对谢长祯烈士的事迹比较熟悉。
清梅说:“伟大的新中国迎来了伟大新时代,盛世如革命烈士们所愿了,要是可以时空穿梭那该多好,这样我们就可以穿越过去告诉他们,革命胜利了,红军回来了,新中国强盛了。”
“是啊,革命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该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建功立业了。清梅,你正在从事的脱贫攻坚就是伟大的事业,要是革命先辈知道了,一定会为这个伟大的事业高兴的。”
两人在村里遇到了海生大爷,大爷坐在榕树底下,吸着自己卷的烟丝,眼神空洞地看着进村的路。海生大爷唯一的儿子二十年前说出去打工,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现在儿子是生是死也不知道。清梅刚到村里走访贫困户的时候了解到了海生大爷的情况,喊了电视台的同事来给他拍新闻,新闻播是播出去了,也接到了热心市民提供线索,但至今没有一个消息。上半年,义工协会给清梅打了电话,说某个地方的社会救助站有位离家二十多年的鹭河人,他们移交到了县公安部门,清梅和谢委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县里接人,以为可以帮助海生大爷找回儿子,只是结果再次让他们失望,是鹭河其他村的人,不是海生的儿子。但是海生大爷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始终坚持到榕树底下等儿子回家。遇到雷雨天气,村干部就把他带到村委会来,雨过天晴才将他送回榕树下。
“海生大爷,还在等儿子回来呢?”
“清梅书记,您那边要是有消息记得来告诉我啊。”
“大爷,要是有消息我一定会到您家里和您说。”
“谢谢你啊,清梅书记。”海生头发苍白,个子高瘦,说话的时候声音沧桑低沉。
“清梅,来了村里才知道,村里还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真是不容易啊。”
“是啊,任重道远啊。”
清梅、满堂回了村里,清梅要留满堂吃饭,满堂说不吃饭了,想回去整理整理今天的素材。
清梅说:“不要急着走,有两样东西,可以借给你现场翻阅,但是不可以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