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 小茶楼说大江湖(1/5)


  自古有南北之分,不仅是地域环境,生活习性上也有较大的区别。例如明显的茶酒,南方历来善品茶,特别是到了东南方,江南道上饮茶俨然成了家家户户的习惯。
  而北方好饮酒,更有北方人称:“遇事不决,先上酒。”虽然这显然是夸大之词,但未必没有道理,且北方人喜好俯身而饮,形态如牛,又云曰牛饮,对南方人品茶饮酒时的小啜最为不屑。
  但南方人毫不在意,对于甚无雅观的牛饮也是嗤之以鼻,暗地里阴阳怪气扯两句北蛮子也是常有的事,毕竟天下间几乎所有的能人雅士推崇的均为酌酒。
  虽说饮酒方式习惯不同,可好歹都会饮酒,而谈起茶就大相径庭了。
  茶起于蜀地,兴于江南,却珍于西北。
  在西北喝上一壶好茶,委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土地相对贫瘠的凉州道以及更西北的关外,雨水和土壤都不太适合种茶树,使得好茶在西北显得十分稀少。
  而凉州道上几乎所有的茶叶都来自于蜀地,最常见的乃是蜀地的边茶,价格平常百姓也喝得起。而稍微名贵的,如蜀地益州的蒙顶甘露,青城雪芽,竹叶青;雍州的紫阳毛尖,午子仙毫等都是官宦士族才喝的名贵茶叶。平常百姓想要品尝,少说得花掉普通边茶的几倍价钱不说,还得找到一家一等一的好茶楼才行。
  例如玉门关的飘香楼。
  眼下飘香楼里坐着喝茶的人不少,而人一多,讲故事的说书人便少不了了。
  毕竟朝坐有馀兴。
  这次的说书人倒不是往常的绿林好汉或者江湖神棍。只见一名穿着白净,背着书箱的儒生坐在一张茶桌上讲述最近江湖发生的奇闻趣事,而周围围了不少的江湖人士,不过大多都听得津津有味。
  儒生年纪轻轻,但说起异闻来十分流畅,且得心应手。丝毫没有因为周围大片的人而怯场。
  不远处一名少年人独自品茶,桌上则放置着一把有着雕花刀鞘的刀。
  这正在品尝一壶川青的少年人便是张月初了。
  而张月初在喝茶的同时也在仔细地听着说书人口中的奇闻轶事,他本身对这类事情倒不是非常感兴趣,只是想打听一下父亲和弟弟的消息罢了。
  衣着白净的后生倒没向周围投于太多的注意,专心致志地讲述着:“今年的武评榜上月刚刚出炉,前十之人与近几年毫无变化。前三甲依旧由周侗周宗师,人称“一剑入魂”的三州近,以及佛帅方七佛霸占。其他人最近倒是没有特别的事情传出,周侗于卧虎山中深居简出;方七佛在朝廷之上也没事迹传出;不过听说三州近不久前收了个徒弟。不过他向来神龙不见尾,与世无争,所以具体如何,倒也没人知道。”
  儒生闭上眼,抿了口飘香的茶。
  “不过前二十变动就稍微有些大了。原武评十四的陆机山这次直接被划去,导致后面直至原武评十八全部往前升了一个位置。”
  张月初紧紧握住了手中的茶杯。
  而不远处的儒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朝着张月初望去,两人眼神相交。结果这一举动使得所有听书人全朝张月初望去,但也没发现什么奇怪的东西,一时间也不知道儒生在看什么,便问儒生为什么转头。
  儒生笑着向众人摆了摆手,表示没事。
  “不过新填补武评十八的是名叫齐剑凡的剑修,是位初出茅庐的新人。说来有趣,在他上榜之前从未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号,也不知其何门何派,使得江湖上提供他的信息少之又少,有点神似当年的三州近。另外,灵山陟岵寺来了个辈分大年纪小的小和尚,来历也非常神秘。”

和既见云霞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