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忆(1/2)


  自以为江湖路远,常常孤身而行,谈何侠之大义,为国为民,直至辛末年冬,我遇到了足以改变余生的三个人。
  只依稀记得那一年的冬雪,来得特别的早,以至于秋叶来不及化土,便被白雪掩埋。
  有人说这是瑞雪兆丰年,也有民间传言,这是含冤未昭雪。
  ......
  我宋秉天,本意是以宋之名,秉承天道,除奸惩恶,但我一样也没干过。
  师从悬崖壁画,虽身背宝剑,其实我压根不会用,主修的还是拳脚之道。
  还望诸位强盗,山贼...不对,还望诸位英雄好汉,高抬贵手,放在下一条生路。
  “放你一条生路也不是不行,将钱财和宝剑留下,我以卧风山老大之名,放你一条生路。”
  宋秉天笑道:“钱财留下可以,但是这宝剑嘛,恐怕你是拿不走了。”
  “还没有我拿不走的东西!”
  宋秉天壮怀激烈的说道:“我给诸位讲一段故事吧!”
  “不听,迟则生变。”
  宋秉天笑了笑,突然说道:“靠…你们一百号人把我围在路中间,还怕我飞了不成。”
  “好吧,你讲。”
  悠悠天下寒飞雪,冤情错案无人辩,独留煽情在人间啊!
  我本是一个浪迹江湖的侠客,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能与北伐大将韩侘胄称兄道弟。
  山河故土未复,金人又想卷土重来,秦绘小人暗害岳元帅,尔等莫非忘了靖康之耻,一味求和,只会让金人越加猖狂,臣肯请圣上下诏,军民应同心同德,北上抗金复故土,安得将士保家国。
  韩侂胄的一席话,在当时的宋朝,揭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抗金浪潮,相继涌现出了陆游、辛弃疾等抗金名将。
  公元前1206年夏,江湖各派聚众起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光州褒信县,大大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
  韩侂胄决定亲临光州,奖赏有功之士,却不知行程早已泄漏,金人在途中途中布下埋伏,意暗杀韩侂胄。
  队伍行至弋山时,突然杀出数十名黑衣人,手持弯刀,武艺高强,直杀韩侂胄轿子处。
  此时的弋山山顶,一少年正一脸懵的望着下方,此人正是宋秉天。
  山下的局势瞬息万变,只见轿中的韩侂胄,淡然一笑,拔出长剑,朝黑衣人迎了上去。
  黑衣人头领愣了半秒,已有手下被斩杀,韩侂胄武功不错,一时之间让诸多黑衣人无法近身。
  但随着韩侂胄带来的侍卫被斩杀,黑衣人头领也腾出手来,示意其他人退下。
  韩侂胄剑指头领,笑道:“遮遍掩掩,尔等不敢以面见人,藏头鼠辈罢了。
  黑衣人头领也不脑,一刀劈出,刀气将韩侂胄击退数步,很明显下一刀见生死。
  “刀下留情!”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头领愣了一下,突然数道金光飞来,击起阵阵沙尘。
  众人急忙抵挡,灰尘散去,黑衣人头领看了看四周,一脸不屑的说道:“何人装神弄鬼?此等雕虫小技,不堪一击。”
  “老大,好像咱们的暗杀目标不在了。”
  头领看了看韩侂胄刚才待的地方,早已人去楼空。

和戏影义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