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埋伏(1/4)


  是日,一早,陈破军练完功吃过早饭,便健步往县城赶去。
  陈一亭身弱,陈尚便只有教其一套戏猴拳练其筋骨,不用习内功,只为健体。随父兄也一起练完功,拿了书简在炉旁看书。王氏看着屋内光弱,从炉内捡了炭火置入火盆,端至屋外檐下,推了陈尚也来到火盆前,唤陈一亭也至屋外坐下看书。
  院子树虽枯枝,挡着风,伴着火盆的青烟,爷孙两人守着天光,虽天色阴暗,因火盆正旺,倒也不冷。陈尚观一亭看的认真,笑道:“亭儿,手冷便歇息下,端在火盆上且小心把书简烧了。”
  一亭回道:“幺爷,我不冷,观书上说‘心神合一,抱守运气于胸腹,散至于丹田’,这句做何解,丹田气散还如何运功。”
  陈尚听闻,仔细看了看一亭所观书简,笑道:“亭儿,我以为你在看先生布置的书籍,怎么翻出了家里的秘籍。”
  一亭收起书简,抬头对陈尚说道:“幺爷,你虽讲我筋脉不善习武,可是先生讲读书读书,触类百通,家里的秘籍也是书,有何不可读。”
  陈百歌正好从偏房收拾好渔具准备出门,听闻陈一亭所言,笑道:“亭儿,那你可曾将家里的秘籍都看完。”
  一亭仰起头道:“嘿嘿,幺叔,家里秘籍我都背下来啦,不像大哥,才学一本。”
  “那你可知秘籍所讲为何。”陈百歌已至院门,正待推门而出,突顿道:“一亭,你刚刚所问那句,家里秘籍何曾有,为甚我未看到过。”
  陈尚听闻摆了摆手:“百歌你且先去,亭儿只是随意看看。这句是我前年所新添注。在最后一次埋伏匈奴前,遇敌阻杀,心中所感,置之死地而后生,方才脱险,可是经脉最盛处双腿却因此残废,不必深究。”
  说罢,便闭眼假寐,上年纪后容易困顿。陈百歌自是出门去,陈一亭抽了抽鼻子,继续火盆前看书。除了冰雪融化的咔擦声,和木柴燃烧的声响,院子再无其它动静。
  快至晌午,陈尚似是听着动静,调息完,睁开眼,叫到:“千甲。”
  王氏听闻从厨房推开门说道:“幺叔,千甲出门寻几个兄弟去了。”
  陈尚点头道:“亭儿,去开院门,有客人。”陈一亭连忙将书简放至怀里,一蹦一跳打开院门。
  片刻后,又是四骑而至。无盐群来院前下马,李景也随之进院。看陈尚在檐下端坐,拱手道:“陈公。”
  陈尚也连忙还礼:“长吏安好,火盆还有余温,不若吾等就堂前安坐。亭儿,为长吏和县令搬两把凳子来。”
  无盐群说道:“寒雪檐前,火盆正旺,有何不可。”便与李景在陈一亭搬来凳子上就坐,靴子还是踏雪后的湿痕,两人倒是毫不在意。王氏也端了一铁架过来架在火盆上,暖了三碗酒。
  陈尚端起酒碗说道:“略备薄酒,长吏奔波辛苦,可暖暖身解风寒。”无盐群等也未作推迟,温酒下肚,着实暖和。陈尚接着说道:“长吏,我等昨日已寻思清楚。千甲可去长安做教习,百歌可至侯爷麾下寻一斥候职,至于破军,年龄与霍侍中相仿,我望破军至霍侍中处做亲军可否,其虽年幼,习武却是勤奋,天生巨力,望护得侍中周全。”

和天上宫阙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