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六吉神值日」(1/3)


  修真之道传入大地前的度元年间,仙境有二,其中双子仙岛一直属于传说,从未有人真正意义的上去过。而另外一处,九重崖就成了欲求天道之人力有所及的向往之所,至少这有山可登,总好过无阶之谈的空岛。当然,这等向往也并非空穴来风,千年来凡境修真正统,四大古宗的外门弟子招募,便是在此。
  四玄阴阳生九重,六道天门入仙台。
  每逢一纪,十二地支轮回,逢子年时,四大宗便会派遣长老跨过天门,踏天道越众山而来,广撒仙缘,招募弟子。
  九重崖,九重依次为;一重宗动、二重元际、三重穂土、四重木扶桑、五重火太岁、六重日轮天、七重金蜕、八重水阙、九重月轮天。
  故对应,天有九霄,崖有九界之意。
  而“指仙台”,便是落座于这九重崖巅。
  古语云,指仙台上指四宗,离云、血煞、剑诀、玄空。听似很近,实则不然,四大宗的所在地离九重崖很远,离这凡尘更远,因为它位于上境,必须飞升方能入宗。而那些被允许学成离宗,前往尘世立功业的外门弟子,只能于九重崖中修炼,而成功得道的飞升者又不会重归凡尘,故没有凡人见过四大古宗的模样。
  上四重,六重日轮天于离云、七重金蜕属剑诀、八重水阙覆血煞、九重月轮天度玄空。
  下五重,便由茫茫尘世中一些个欲求修真大道,却未能入选四大宗的求道之人瓜分了去,建起了类似儒释道三教的道观宗庙,也不知是哪里编来的玄学传承,就这样又过了几百年的演变传承,竟也弟子众多,人潮不熄。凡是月中吉日或是佳节年末,更是香客临门络绎不绝。
  甚至有虔诚者,会一路从一重峰,一重一重参拜至五重崖巅。要知道,这实属不易,哪怕是下五重的山岭也是相邻起伏,并非一路向上,而是延绵绕行,若直入某一重还好,但若要全部拜遍,步行于这山峦,不眠不休也要走上半月。
  人类在某些事情上还是高度统一的,比如相信人上有仙,仙上有神,神上有位面。肉体上得不到的,精神上能满足,也不失为条途径。
  ……
  山道上,老者的声音悠悠晃晃,意境十足。
  “木娃子,要修炼平淡的心境,拿得起,又放得下,如此便能举重若轻,超然物外。要追求平和的心态,得之不大喜,失之不狂悲,世界还是世界,你还是你。要培养平静的心情,挫前不慌,败后不馁,所有的错,都是你登高的梯。”
  五重火太岁的崖顶道口,有一口天井,井旁一株千年老桂,树姿婆娑,与这位素纱老头倒是极为般配。语罢,他气定神闲的挽了一瓢木桶中的泉水,一饮而尽。
  被唤作木娃子的少女步履蹒跚,才将将追上。那张本该十分俏丽的脸上,早已尘泥相伴,袖袍衣衫还粘着被清晨露珠打湿的草木碎屑,她喘着粗气,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恼怒道,“五姥爷,说了多少遍了,我叫木子,不是木娃子!还有!我们这次的目的地不是三重穂土观吗?怎么突然就换地方了?你不会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好使了?”
  素纱老头翻了个白眼,刚刚还满口儒雅修身养性的嘴里,冷不丁就冒出了一个不雅至极的词汇,“屁!”接着,他又拉提了一桶山泉,捧了一把水扑在脸上,舒服至极,长呼出一口气,“你五姥爷我,前几日夜观星象,发现紫微冲斗,隐隐可见相柳九现之照,于是我掐指一算,便是今夜,天将有不测风云,凡境恐遭大劫。”

和21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