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做捉刀人,便成刀下鬼(1/4)


  冬尽春来,陈伯昌终究熬过了老年人最难熬的寒冬,随着风雪渐去,陈伯昌又回到了生龙活虎的样子。
  都说练武,就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三九练枪,是给莫河练得明明白白的。
  大雪天,天不亮就被陈伯昌从温暖的床褥上拽起来,直练到正午阳光明媚时,才进山打猎。
  陈伯昌担心自己撑不住,就此撒手人寰,只留下莫河一个人,因此对他格外严厉,一些练枪的禁忌若是犯了,随即就会破口大骂。
  现在莫河提枪毫不费力,随着陈伯昌的指导,基本的招数全都能上手,但是招数的内涵和连贯就完全没有掌握。
  二十多斤的大枪,被他刺来甩去,杀伤力看起来倒是大得很。
  陈伯昌很满意,虽然莫河现在的枪法,比他当年手下随便一个小兵都要差。
  但是莫河是他亲手从河里救上来的,枪法也是他亲手教的,他也算后继有人了,莫河可是叫他爷爷的,小兵可不会叫他爷爷。
  陈伯昌不担心莫河枪法练不好,兵器与拳脚不同,必须要经历厮杀,度过生死,才能有一番建树。
  兵者,凶器也,如果莫河以后不用经历生死搏杀自然最好。
  如果一定要面对时,他教的技法,会让莫河活得更久一些。
  随着陈伯昌的身体好转,他又开始带着莫河进山打猎,教授他辨认草药毒物,寻找兽迹鸟踪,制作陷阱遮掩足迹等。
  最重要的,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让莫河的箭术提高了一个档次。
  方法很简单。
  他规定莫河只能吃弓箭射杀的猎物,经历了前期三天饿九顿的日子,莫河痛定思痛,闲暇时,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练习射箭。
  短短一个月,漠河就完美的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百步穿杨做不到,十步杀兔完全没有问题。
  对于莫河的准头,陈伯昌嫌弃不已,他双手健全的时候,就算左右开弓,都能每一箭都百步穿杨。
  随着莫河渐渐掌握了各种武器的用法,开始想求陈伯昌教他刀法。
  因他总是在回想,如果今日的他再能回到那一天,有没有能力力挽狂澜。
  至今也想不明白,那一队马匪,为何要袭击村庄,又为何要赶尽杀绝。
  陈伯昌帮他分析过,起因可能只有四个字“杀人为乐”
  斩草除根不过是行事风格谨慎,习惯尔。
  陈伯昌没有教莫河刀法,因为他不会,你叫他拿一把钢刀与一般的敌人拼杀,他能做得到,而且凭借身强体壮动作灵活,他很大可能砍死对方。
  但是你让他跟一个练过刀法的人对砍,他十有八九会吃大亏。
  武器就是那样,身体熟悉它,手上用得活泛,就能用它轻松的杀人,再学了前人留下的经验技法,那砍人就会更顺手。
  既然不会,那也不存在教或者不教。
  他开始教莫河写字。
  陈伯昌其实也只是识字,会写,不算个文化人,多数的字还是作为上官的亲卫长时,上官派人特意教授的。

和江湖是把刀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