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溪边断案(1/1)


  郑慧茹与莫河听闻男子身份也是一惊,这男子居然是朝廷命官。
  二人齐声说道
  “见过陈大人”
  陈寿辉摆摆手,对二人道
  “不过是末流小官,不值一提”
  州与县皆设典史,县城的典史不入品,州城的典史,根据州城品级,分列,陉州属于上州,州典史则是九品上的官职。
  郑慧茹听闻陈寿辉的官职后,想到了什么,问道
  “陈大人是为了百花楼的案子而来?”
  陈寿辉惊讶道
  “小姐如何得知?”
  郑慧茹道
  “典史为州尉之副,负责一州缉捕邢狱,百花楼案乃县城近来唯一疑案,故而猜测陈大人因此而来”
  陈寿辉看着莫河似乎有话想说,就问道
  “莫公子可是有不同看法?”
  莫河听到郑慧茹说了典史的职权,本有意直接问一下小坡村的案子,但话到嘴边,变成了
  “陈大人可知,三年多前,枫台西二十里发生的屠村案?”
  莫河其实是带着一丝责怪的意思问出来的,但他语气偏软,倒也不像质问。
  陈寿辉深深的看了莫河一眼,而后忍不住又拍了一下手道
  “彩,彩,彩,莫公子真可谓神机妙算”
  陈寿辉从马鞍上解下一个酒葫芦,对莫河二人道
  “今日得见两位那么有意思的小友当浮一大白”
  郑慧茹还在回味莫河说的话。
  忽然她对陈寿辉道
  “我知道了,陈典史是借百花楼案为借口,实则是查访灭村案”
  陈寿辉兴奋的道
  “不错不错,两位小友仅凭陈某身份便猜出那么多,不若我们把酒畅谈?”
  莫河求之不得,但他没有表现得很急迫,倒是郑慧茹拍干净一块溪石连忙请陈寿辉坐下。
  “陈大人,不知我们从哪里开始说?”
  陈寿辉从怀里拿出两份卷宗,一份是百花楼案,一份是屠村案。
  陈寿辉道
  “我去年年末新上任,在遍读案牍库时,发现这起大案居然无人追查,细读卷宗之下发现些端倪”
  说完将两份卷宗分别递给两人。
  郑慧茹拿的是百花楼案卷宗,莫河则拿的屠村案是卷宗。
  百花楼案卷宗郑慧茹与了解的大同小异,不过一些细节有所差异。
  郑慧茹看得仔细,陈寿辉也不打扰,莫河打开卷宗时双手满是冷汗。
  这是他的梦魇,用了三年时间都无法摆脱的梦魇,这一次他将直面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恐惧。
  不过他更多的是带着浓烈的怨恨。
  当他看到卷宗时,心神就沉寂在上面了。
  大德朝泰宁二十年六月初十晨,三良乡乡长携货郎报案
  货郎于六月初九午间至枫台西二十里小坡村贩货,发现此村惨遭屠戮,返乡后报与乡长。
  乡长次日清晨携货郎报案。
  县城县尉三班班头快班捕快仵作皆至查案。
  全村在册五十六口人,死者七十四人,应有未报人口。
  村内有马蹄印,约有七八骑。
  各房屋多有纵火痕迹。
  观事发院落,应是在办喜宴,房内有女尸一具,疑为新娘遭奸污,锁喉而死。
  院中,尸体四十九具,其中在册死者四十具,男三十一具,女九具,不在册九具,男三具,女六具。
  十三人疑为长鞭类武器所杀,伤口多在脖颈。
  死者邓阿大,三十七岁………
  死者莫平凡,二十九岁………
  ………
  十九人疑为斧钺类武器所杀,伤口多在头颅。
  死者莫福生………
  ………
  ………
  整个卷宗看完,一些生僻字莫河看不懂,但是他仿佛回到了那天,见到了全村被屠杀的场景。
  其实他那天喝了酒,只看到了几个画面,只直面了三个马匪,但是这个卷宗让他如同在高空之上,看到了全部。
  卷宗写得很清楚,死者是谁,民册有载,或经过询问附近村民,多少岁,有没有仇人都查得一清二楚。
  

和江湖是把刀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