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江湖偌大(1/2)


  写完了本子的秦琅,又给老头出了些做买卖的小技巧,老头之后的生意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虽然最多的时候一天也就四五十文的收入,不过对于边境小百姓来说也绰绰有余了。
  至于老头之前一直说的“天山仙人”的故事,秦琅估摸着也就是师姐上天山前,在剑平县一带显露过某些高超武艺,于是被人以讹传讹地流传了开来。
  除此之外,就像老头说的,尽管如今世道侠客遍地,轶事颇多,可说书唱戏能用的本子的确少。
  ……
  大周朝国祚悠悠,自开国以来便是重武轻文。
  而今虽然因为北境战事平息多年的缘故,渐渐也冒起了崇文之风,不过也尽都是诗词歌赋一类,或作风雅消遣,或作点缀文章。
  至于小说和话本这些“杂文”,虽然有人爱看,却少有人爱写,毕竟也写不出什么荣华富贵。
  如此一来,说书人能说的素材自然也就少了。
  ……
  “不过,非要提到荣华富贵的话,据说圣上…倒似乎挺好这口的。”
  “圣上?当朝女帝?”
  “对。”
  说书老头的消息还挺灵通,身处边关却能打听到京城大内的事儿:
  “据说去年圣上过诞辰,京城的青璃郡主送了几册精美的小话本,还带画儿的那种,圣上龙颜大悦,当场就赏了青璃郡主一盒桃酥。”
  “?”
  秦琅闻言不解:
  “皇帝行赏,就赏一盒桃酥?”
  “少侠这就有所不知了。”
  说书老头笑笑,不自觉打开折扇来:
  “京师的青璃郡主,乃是当今皇上的亲姐姐。”
  “姐姐…”
  “对,两人关系极好,一些爱吃的爱喝的小物件儿才算得上真心赏赐。相反,金银绫罗这类俗物,皇上和郡主几乎都是同享,皇上用什么,郡主就用什么,哪用得着赏啊…”
  讲到这里,老头也是压低了声音:
  “…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也就是至今还没招面首,否则的话,恐怕连男人也要跟青璃郡主共享…”
  “不至于吧…”
  秦琅觉得有些夸张了:
  “既然关系这么好,皇帝的亲姐姐怎么不封亲王,只封了个郡主?”
  关于这一点,说书老头却是连连摆手:
  “这个…就涉及到朝堂争斗了,据传女帝也是出于对自己姐姐的保护什么的…总之老身一介草民,不好妄议啊…”
  “……”
  你都编排姐妹俩同享男人了,这会儿又不敢妄议?
  秦琅撇撇嘴,懒得理会说书老头的故弄玄虚。
  不过一番闲聊下来,秦琅对剑平县外的天下倒是更添了几分憧憬。
  ……
  以前天山女子经常教育秦琅:好男儿,应当心怀天下和师姐。
  所谓天下,无非是江湖与庙堂。
  如今天下,江湖中有【三宗六派十二门】为中流砥柱,庙堂里有【千手奔雷坠梨刀】可威震天下。
  两者表面上分庭抗礼,实际上倒也没有绝对的泾渭分明,明里暗里共同维持着红尘秩序,是为天下。
  而所谓“心怀天下”,或处江湖之远,或居庙堂之高,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式。
  秦琅就属于前者。
  他来自江湖之远,想要像师姐说的那样心怀天下,就得先心怀江湖再说。
  ……
  “既如此,少侠准备何日去往江湖?”
  “再等半个月吧…”
  傍晚的说书摊上,秦琅喝了一口微凉的茶,又缓缓摇头:

和少侠,请留步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