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辞罢旧幕换新元(1/2)


  开平四年(公元910年)。
  世事难讨无名利,向来三月已深秋。
  落马镇,深处北地凉州,说是镇,其实不过是个大点的村子罢了,三四十户人家,倒不同于外界那纷乱之地,平静得很。
  临近晌午,长街上少有人行走,但却有阵阵吵闹声从小镇东边的一片空地上传来,甚是热闹。
  “小黑,你这打法不对呀,你应该……”
  一个约摸十岁的白净少年皱着眉头,迈步走到比他小了一头的黢黑小子身前,摆弄着后者摆起的出拳架势。
  鼓捣了几下,少年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退后几步,摇头晃脑地拽起了文词。
  “侠者有言,一力而降十会,拳者,猛劲也,当谨记:一不用气,用气则滞!二不用力,有力则断!三不用法,用法则尽……”
  少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得四周十几个年纪相仿的小子们云里雾里地直挠头,可看向少年的眼神中却充满了敬意。
  这宋小教头当真有两把刷子!
  少年名叫宋元,早些年还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小叫花子,可自打三年前小镇上来了个古怪的老头收养了他后,反倒摇身一变,成了难得的武师。
  特别是去年,宋元更是亮了一手剑招,逼得镇上唯一自称习武之人的张老二跪地求饶,这可让他在小镇上出尽了风头,一众丫头小子成天追在屁股后面,想让他传个一招半式。
  起先宋元还故作矜持,但没过几日就放出风去,称只需五个铜板就可以跟着他习武,引得不少毛头小子大为意动,纷纷劝说起了家里人,最后在全镇老少同宋元讲了整整一日的价后,终是让宋元将这酬金改成了三个铜板。
  自那以后,镇上的丫头小子们就天天聚在一堆儿跟宋元习起了武,起先大人们还不放心,担心跟着这小花子学不了好,可没过多久,自家孩子回到家嘴里便之乎者也地念叨起了一堆听不懂的文词,大人们这才放下心来,对宋元倒还高看了几分。
  不过这宋元到底儿有没有真功夫,却是无人知晓了!
  眼下,听着宋元嘚吧嘚说了一大堆,小黑只觉得脑袋又发胀了起来,急忙赔着笑脸打断了宋元的话。
  “宋教头,你能不能给俺们说的简单一点啊,实在是有些听不懂,这都练了三个多月了,怎么还是让我们摆架势呀,啥时候才能教教俺们怎么打拳?”
  旁的几个小子一听这话急忙深以为意地点起了头。
  “那好吧!”
  宋元顿了一下,这才像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透着稚气的脸上摆出一副老成的模样。
  “看在你们这么好学的份上,那后半晌就开始教你们出拳,时辰不早了,都各回各家吃饭吧!”
  “太好了!”
  一众小子当即雀跃起来,哪儿还能吃的下去饭啊,忙异口同声道;“宋教头,我们不饿,我们现在就想学,你快教教我们吧!”
  宋元却是黑起了脸,没好气地吼了句,“你们不饿我还饿呢,都回家去,答应你们的我还能耍赖不成,后半晌学!”
  撂下一句话,宋元便背过手头也不回地朝街上走了去,留下一群失落的小子面面相觑,临了也只好无奈地各回各家了。
  走在路上,宋元松了口气,卸下了先前摆出来的高人架子,似乎有些愤懑,嘴里嘟囔着。
  “一群不长脑子的家伙,我倒是想教你们,我不也还得现学嘛,真也是!”
  这时,一阵细碎的马蹄声突然从远处传来,很轻微,但还是被宋元察觉到了。
  脚下一滞,宋元诧异地回过头,望着通往小镇唯一的那条路。
  视线中,七八骑朝此处疾驰而来。
  宋元皱了皱眉,面带疑惑,这落马镇地处偏远,素来少有人到此,今儿这是出什么事儿了,怎么来了这么多生人。

和这一世的江湖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