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前贤真意斩作剑,为开仙路起劫云(1/3)


  徐烟觉着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他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他可以任由一个人在他眼前死去,如果那是他自己的选择的话,就好像很多人,因贫穷,因疾病而死,这本就是天下之常理。
  也许,如果这些人选择修炼,或是选择考取功名,完全可以运用王朝的资源让自身免于一些疾病,但无论是选择生,或是选择死,都应该是这些百姓自身的选择。
  徐烟望着远处的断臂残骸,曾经的世外桃源而今却在眼前的这些人莫名的目的中变成了尸山血海,这并非是这些百姓自己的选择,他们的性命不该被他人化作掌中玩物,甚至就连死亡不能被救下都要被人嘲笑。
  他并不比眼前震惊的白望楠特殊些什么,但他是幸运的,没有被当初胖瘦两个贼人偷袭,被那个瘦贼人用朴刀杀掉,没有如同醉天城的百姓一样在昏沉中死去。
  但为徐烟的实力震惊的白望楠,苏念辞等人却不知道,徐烟的诗元并不固定在某个境界,并不如他们预想的一样出于玄庭境界,至于归一天人境界,他们是觉着不可能的。
  他们不知道,徐烟每时每刻都要承受体内诗元随诗意变化对身体带来的压力和痛苦。
  七岁的时候,普通的孩子已经经脉长成,可以修炼武道,吸取真元,而徐烟却要承受忽然从星辰接引而下暴走的诗元带来的痛苦,他无法控制这些诗元在他体内的游走,即使徐梦作为天下顶尖的阵法高手,以阵道真意步入玄庭,也无法刻下阵法压制徐烟体内的诗元。
  徐烟记得很清楚,那一夜,徐梦和陆心慈为人父母,却在孩子遭遇生命危险时的无可奈何,以及无可奈何的痛苦,记得陆心慈那天流下的眼泪。
  如若不是那天书桌前的圣人遗作道德经尚未合上,诗意与圣人遗作带有的真意共振,徐烟不由自主地念出那句:“道可道……”使得体内诗意偶然得到了平复,也许徐烟那日就已经死在了诗元暴走之下了。
  自此之后,徐烟才探索出了通过阅读圣人遗作稳定诗意,和感悟世事积累诗意,运转诗意的办法。
  “古来大道欲知难,人笑圣贤只等闲。如若圣贤书无用,何得千秋百代传”,十余年不息对圣贤遗作的阅读才有了徐烟在愤怒之下诗意的爆发,在那一剑之间,徐烟的诗意已然达到了归一天人的境界,白望楠,输的不亏。
  他输给的,不仅仅是徐烟十余年来每时每刻承受诗元变化的痛苦,也同样是输给了徐烟十来年的读书苦功,输给了古往圣贤对于生命的守护,圣人有云,“人生在世,当养天之所生而勿撄。”即是指对天下之生灵守护而不伤害,狼吃羊,羊吃草,本是天下之秩序,但这并不能成为狼虐杀羊,羊践踏并浪费草的理由,并不能成为强者对弱者欺凌,漠视他们生命的理由。
  当徐烟的那一剑斩出时,白望楠就输了,彻彻底底得输了。
  王寒川的身体倒向了地上,徐烟的那一剑,不仅仅救了醉天城还剩下的百姓,还带走了他的生命,王寒川的黑衣破开一刀口子,鲜血不住地从他的身体里流出,他的眼睛里,满是恐惧和不甘。
  在这生命消逝的最后时刻,他用余光看了看他的手下,也许,在苏念辞来到这醉天城的第一天,自己就该向他投降吧,也许那样,自己和自己的这些手下还能有一线生机,他也只是想活着啊,他也没有选择啊,“我悔也!”王寒川在最后的生命里终于一叹,也许重来,他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只是世事再难重回。

和梦诗仙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