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打窝,昧良心钱(1/3)


  “咱家现在有钱了!
  来都来了,干脆去柴市买些荤食,带回屋打牙祭!”
  怀里揣着五百文大钱,白启感觉腰杆都挺直几分。
  他把租来的渔网、鱼笼,交给码头上做工的虾头保管,直奔北面的肉铺。
  自从练习八段功之后,白启的饭量大涨。
  饿得快,吃得多。
  几个干瘪的麦饼根本填不饱肚子,一日三餐必须沾点油水才行。
  “还得是柴市的肉铺,东西够新鲜。”
  白启踩着草鞋,走在外城猪油街的泥泞路上。
  依附柴市谋生路的贱户,多为樵夫、猎户、采药人。
  他们靠五百里山道养活糊口。
  与打渔人一样,过着奔波劳碌的苦命日子。
  鱼栏卖的是河鲜,另有脚店、渡船等各色生意。
  柴市做的则是,伐薪烧炭的买卖。
  顺便开着肉铺、药铺、牙行。
  至于火窑,打铁锻兵,开炉烧瓷,样样俱全。
  可以说,黑河县的百业营生,衣食住行。
  全由上头这几家垄断着。
  贱户、奴仆、苦役等底层。
  如若想要出头,只能投身其中。
  绝然避不开!
  “阿七,你来买肉啊!看来是又弄到好渔获了!
  瞧瞧,咱这肉铺,除了河里游的找不到。
  天上飞的,山林跑的,啥子都有!”
  开口说话的屠户姓郑,长得黝黑,体格粗壮。
  满脸络腮胡像倒竖的钢针,瞅着就似活该被三拳打死的恶霸。
  但这其实是以貌取人。
  大家都晓得猪油街的郑屠,面凶心善。
  往日里,他见着白启拉扯阿弟辛苦。
  常常匀些牛羊猪的下水,好拿几条鱼吃。
  廉价的河鲜,换带荤腥的碎肉。
  谁更占便宜一目了然。
  “老天爷赏饭罢了,让我小有收获。”
  白启仍旧是那副口气,没有得意忘形的飘飘然。
  “劳烦郑大哥,给我切一斤精肉,一斤肥肉,今晚也好开个荤。”
  郑屠系着油腻腻的围裙,拨开做事的伙计,操起杀猪刀开始剁肉。
  “好嘞,要吃不够,咱再给你搭点猪肝。
  对了,我这铺子刚宰了一头牛,可要刮点肉?
  咱算你便宜些,一斤肉八十文钱。”
  白启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谢过郑大哥了,给我切三斤吧,解解馋!”
  牛肉可比猪肉更补身子,养气血。
  当然,也要更贵。
  毕竟耕牛对于农户来说,相当于生产工具。
  好比舢板船只之于打渔人。
  不可能轻易宰杀。
  “哈哈,阿七你胃口不小!
  能吃是福,这点比我家那小子强!
  咱整日好吃好喝养着他,只不过练个拳脚叫苦连天……”
  郑屠恨铁不成钢的语气,看待白启就像别人家的孩子,忍不住嘀咕道:

和肝出个万法道君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