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前倨后恭,小人行为(1/2)


  “蒙将军,我这酒,味道如何啊?”
  一张桌子,上面摆了三个热菜一个凉菜,两坛酒,嬴成蟜和蒙恬对坐共饮。
  蒙恬的脸因为常年从军打仗,日晒不少,暗黄中透着黝黑。
  但现在,他的脸上只有一种颜色,红!
  红的发亮,满面红光!
  “恬未带兵,不可以将军称。”
  秦国的在朝官员是没有将军的,只有外出打仗,领兵作战时候,才会临时冠以将军,上将军之类的称呼。
  没有在外作战的时候,原则上是不可以用将军这个称呼的。
  这也是秦法规定的一部分,秦法深入秦国方方面面,包罗万象。
  当然,如果是将嬴成蟜换做蒙恬熟悉的友人,蒙恬不会如此小心谨慎。
  “恬生平还未喝过如此烈的酒,赵国的胡酒以烈闻名,却远比不上长安君的酒。”
  实际上,赵国胡酒虽以烈闻名,但嗜酒之人公认,若是论烈,楚国王酒才是公认魁首。
  嬴成蟜听到蒙恬不提楚国王酒,而以赵国胡酒相比,笑意更浓郁了些。
  他可不会认为攻过楚国的蒙恬,没尝过楚国王酒。
  “哈哈哈哈,喜欢就好,来人,再上两坛!”
  “不可!”
  蒙恬劝阻。
  他自认千杯不醉,但这次,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没办法,现在他就有些迷糊,再喝下去他确定自己一定会醉,这酒太烈了啊!比楚国王酒都烈!
  秦国民间禁酒,秦臣府邸虽然有酒,但口感不好,烈度不高,相比其他各国相去甚远。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秦国没有好的酿酒方法,也不想研究学习。
  在秦国,一切的事情都要为两件事负责,耕作和打仗。
  耕作提供粮食打仗,打仗获得土地耕作,这形成一個简单的闭环。
  酿酒不但对耕作和打仗没有正向作用,反而有反作用,因为酒是由粮食酿造的。
  秦国认为,把粮食拿去酿酒,是极大的浪费。
  所以,不仅民间禁酒,皇室也不提倡喝酒,嬴政本人也不提倡喝酒。
  秦国从上而下,对酒的态度都是如此,自然没人会去研究酿酒。
  没人研究酿酒,秦酒的品质自然提不上去。
  一言概之——凡是对耕作和打仗没有正面影响的事物,在秦国都发展不起来。
  “长安君,再喝下去,恬就要醉了。”
  嬴成蟜端起酒樽,一饮而尽,看的蒙恬微有诧异。
  两人一直是对饮,你一樽我一樽,嬴成蟜不比蒙恬喝得少。
  但现在蒙恬脸上,红的有如后世三国的关公一样。
  嬴成蟜却还是脸色如常,毫无醉意,就好像两人喝的不是同一样酒似的。
  蒙恬手指无意识地摩挲手中酒樽。
  这厮酒量倒是好的很,也对,皇室酒水管够,他不学无术,自幼饮酒为乐。这些年练过来,酒量比我大些也是应当的。
  幸好先王自赵国接回陛下,要不然秦国落入这耻辱手中,别说一统天下,现在世上还有没有秦国都是未知。
  秦国上一任王本名赢异人,后改为嬴子楚,史称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只有二子,即是嬴政和嬴成蟜。
  十多年前,如果秦庄襄王没有从赵国接回嬴政,秦国接任王位的,就是嬴成蟜。
  “这菜肴可还满意?”
  “万分满意,比之陛下宴请之物,不遑多让。”
  这里蒙恬说了假话,好在他脸色特别红润,神色上倒是看不出来。

和吾弟大秦第一纨绔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