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想当江东鼠辈的谋士不是好咸鱼(1/2)


  “其子孙策,亦随父战死。”
  什么!
  孙策战死了!
  那我等江东鼠辈何处安身!?
  子瑜豁然起身,不过膝枕姿势下被灵儿的柔软安抚了一下便顺势重新躺下。
  他一边把玩着一边心思如电。
  孙策战死,谁来为东吴开疆扩土?
  指望孙权?
  张辽同意了吗。
  正如孙策所言: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守业自然是没问题的,对付对付李术、孙辅、孙暠等人,欺负欺负山越还行。
  可是让他像孙策那样开局一枚传国玉玺从无到有的开疆扩土,怕是有些难为他了。
  更何况,现在的孙权才仅仅只有九岁。
  失去了父亲和长兄的庇佑,他能够勉强苟全于乱世就不错了。
  子瑜倒不是太过在意自己成不了江东鼠辈这件事。
  能得到孙权的赏识是最好的,可以苟很多年。
  得不到也无所谓,只要撑到二弟出山就可以了。
  他在意的是现在还能不能去江东避难。
  孙策如果活着,横扫江东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中原局势还没明朗,他已经一统江东了。
  如此一来,虽然有战乱,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不会有太大的动荡。
  现在孙策死了,就真是菜鸡互啄了。
  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庐江太守刘勋、吴郡太守许贡、严白虎……
  再加上随时都有可能横插一手的刘表和袁术。
  这不得打得鸡飞狗跳,乱成一锅粥啊!
  这种情况,还怎么避难江东啊。
  脑仁疼。
  要不然去荆州找二弟三弟以及两位妹妹一家团聚?
  不太妥当。
  如果去荆州的话,自己那位从叔诸葛玄怕是要起疑心了。
  诸葛玄是子瑜父亲诸葛珪的堂弟。
  所谓从叔,就是祖父亲兄弟的儿子。
  虽是一堂,但却不是一枝。
  世家内部的明争暗斗有时候更加惨烈。
  袁绍和袁术不就是如此吗,同为一族,还不及外人。
  诸葛世家虽然到还没有发展到那种程度,但也都是各怀心思。
  诸葛珪去世的时候,诸葛瑾已经年满十五,完全可以继承父亲家业。
  上,奉养继母;下,抚养弟妹。
  可是族内以诸葛瑾尚且年幼,需专心于志学以便觉醒高阶天命为由,让诸葛玄抚养诸葛亮兄弟姊妹四人。
  这分明就是抢夺父亲诸葛珪留下的资源。
  对于世家来说,钱财地产之类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脉资源。
  诸葛珪生前可是泰山郡郡丞,相当于常务副市长,已经算是相当显赫的职位了。
  父亲去世,按理说他的人脉资源应该给自己。
  可是家族插手,让诸葛玄抚养诸葛亮四人。
  然后以抚养人的身份,理所应当的全面接受了诸葛珪的人脉资源。
  再加上家族的运作,走马上任,一跃从刘表属吏成为豫章太守。
  自己现在过去,恐怕会让这位堂叔心生不安,担心自己是来和他儿子诸葛诞抢资源的。
  何必惹人忌惮呢。
  更何况,认真论起来的话,自己和堂叔诸葛玄可谓是同病相怜。
  自己儿子诸葛恪是诸葛世家第一个被夷三族的,他儿子诸葛诞是第二个被夷三族的。

和三国:我成了亡国公主的榜一大哥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