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银章密奏(1/2)


  听到朱由检说出自己的名字,侯保山心下振奋,知道自己已简在帝心,试着献计道:
  “陛下想直接任命外朝官员,也不是没有办法。”
  “只要把意思传达给内阁,让内阁票拟就行了。”
  “如今的四位大学士,还是很好说话的。”
  “六科封驳的问题,也能让他们解决。”
  听出侯保山的意思,朱由检彻底明白了魏忠贤的作用。
  若非魏忠贤把外朝收拾得服服帖帖,如今的四位大学士,绝不会那么听话。
  只是对朱由检来说,他需要的朝臣不但能够听话、还能帮自己解决内忧外患。那些对魏忠贤唯唯诺诺、阿谀奉承的臣子,显然是达不到自己要求的。
  更何况,魏忠贤搞出的东林六君子、七君子事件,办得实在是太糙了。他的做法只会激化矛盾,难以理顺朝局。
  所以说如今的魏忠贤,即使愿意投靠,对朱由检来说也完全是负资产。更别说他仍旧和朱由检斗争,不肯放弃权力。
  在朱由检看来,魏忠贤如今唯一的价值,就是用他的性命,为自己安抚朝野众人、获得明君名声:
  “要解决内忧外患,完全靠祖制可不行。”
  “我以后肯定对大明朝的制度做出很大改变,一个明君的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至少会让人知道,我是为大明朝好。”
  “朝中也一定有人会赞同我,追随一位明君。”
  把魏忠贤的作用安排得明明白白,朱由检却从天启皇帝的做法中,知道自己需要一位压制朝臣的魏忠贤:
  “这个人要有能力,但又不能擅权。”
  “要能承担骂名,又不能像魏忠贤搞得天怒人怨,整得朝堂撕裂。”
  “侯保山肯定不能承担这个重任,徐应元有这个心思,但他野心太大,或许比魏忠贤还不堪。”
  “王体乾或许可以,但他和魏忠贤牵连太深,而且没露出投靠我的想法。”
  “或许,可以试试涂文辅。”
  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御马监掌印,涂文辅担任司礼监掌印的资格是足够的,对朝政也足够熟悉。再加上他在自己登极前投靠,即使为了酬功,也要把他升上去。
  但是,这个人是阉党核心之一,就怕他牵连到什么不法之事,让自己不得不处置。
  所以朱由检打算再看看,同时观察其他人。王承恩、曹化淳等历史上有名的太监,都在他的名单内。
  不知朱由检的想法,徐应元眼见侯保山因为这些朝堂上的常识,就得到朱由检的赞赏,心中顿时有了危机感。
  尤其刚刚侯保山所说,暗暗点出了魏忠贤的作用,让徐应元担心朱由检会因为朝堂上的烦心事,继续任用魏忠贤。
  所以他绞尽脑汁,终于想起来一件事情,说道:
  “陛下想用中旨任命大学士,也不是没有办法。”
  “万历老爷就是用中旨起复方从哲,后来内阁只剩下他一个人,被称为‘独相’。”
  “朝堂上虽然多有诋毁,但是方阁老的位子,却一直稳稳当当。”

和崇祯重振大明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