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陈氏私塾(1/2)


  肃王府!
  肃王妃披麻屈膝坐在灵堂,王府管事突然前来小声禀报道:“王妃,王管家今日晌午之后,便再无音讯。”
  “最近兰县有大量的锦衣卫涌入,老奴担心!”
  肃王妃瞳孔一紧,却又缓缓的收回,摇头一叹,道:“王爷求稳了大半辈子,就莫要在这个时候多事了。”
  “安生准备王爷下葬事宜吧,其余之事,不闻不问。”
  管事心中一紧,小声道:“王府与王氏,陈氏等同气连枝,休戚与共,若是王府对锦衣卫之事闭口不提,恐怕会与昔日幕府诸将更加生分。”
  肃王妃摇头一叹:“世子未定,这个时候若联系幕府诸将,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徒生猜忌。”
  “一旦被锦衣卫知晓,肃王府怕是更难安定。”
  “况且,王府与诸将,早已生疏,王爷一死,昔日的情分又剩多少!”
  兰城城内。
  一处院落。
  陈老四眸光冰冷的冷厉道:“好一个锦衣卫,好一个锦衣卫,前脚入城后脚便秘密抓捕王府管家。”
  “强龙不压地头蛇,真当我陈氏是泥人不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将消息传回族中,召集城中力量,随时准备对锦衣卫动手,救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
  锦衣卫的根基在金陵,虽有五个卫所,三万兵力。
  但在西北这种地方,锦衣卫的渗透并不严重。
  如今,却有一千余名锦衣卫突然出现在了兰城。
  这引起了西北各方势力的关注。
  临洮李家,赵家,张家。
  河西马姓,姚姓,索姓,袁姓。
  关西王氏。
  西北九大家族均在锦衣卫张辽抵达兰县之后,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然而。
  没有人知道,一场席卷河西走廊的危机,正在悄无声息的降临。
  天灰蒙蒙亮。
  陈文强便在母亲的催促下起床。
  洗头,刷牙,梳短小的辫子,吃并不算太丰盛的早餐,整理似道袍的着装。
  出了别苑门。
  便来到了陈氏私塾中。
  陈氏私塾是一处只属于陈氏家学的学堂,陈氏子弟从六岁启蒙,学有八年方能出师入仕。
  “老师!”
  陈文强是第一个到的,而比他更早的只有教礼书的兰县县考榜眼王长礼。
  “七公子!”
  王长礼见到陈文强,也是和蔼的问候。
  心中更是慨叹万分。
  自古以来,聪慧者傲慢,空费其智,虚度光阴;笨拙者勤奋,勤能补拙,大器晚成。
  但是如陈文强这般,既聪明又勤奋之人,少有。
  “王老师,今天我学什么?”
  陈文强沉稳的坐在了最前方,靠近讲台的地方。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司民掌戮。”
  王长礼和蔼可亲的坐在陈文强的正前方。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中国,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
  “司民负责呈报民数,自生齿的婴儿以上的人都载入户籍,辨明他们居住在都城、采邑或在郊野,区别男女性别,并载明每年出生、死所造成的人数增减。”
  “人口统计。”
  “主要是为收集人口信息,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

和西陈代明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