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我的想法(2/3)


  杨建文听完杨泳的话陷入了沉思,他现在的管理理念就是让员工在规定价格的范围内多拉倒客户,但却忽略了定价权的问题,虽然现在低于市场价格需要向自己汇报,但更多的时候大家还是会遵循市场价格的,因此,销售人员在定价权上做文章的事便屡见不鲜。但如果按杨泳的思路来操作势必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使市场部的效益受到伤害,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想到这里,杨建文抬头看着杨泳说道:“如果按你的方法去改,很多人的利益将会受损,这方面将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我也曾考虑过,目前我们部门员工的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加提成,基本工资偏低,大多都是靠业绩提成,也就是多做多拿,少做少拿,这种模式我们依然可以保留,但区别就在于提成部分。客户部的提成按照客户签约成功总量来获取,而销售部的提成则是按照赚取利润的总量来获取。何为赚取利润总量?我们可以给所有印刷品的销售价格定一个最低限额,只要超出限额的部分均为利润,超出越高,赚取的也就越多。在实际操作中,客户部希望成交量大势必会向销售部压价,销售部希望赚取利润也会控制产品的最低价格,双方在博弈中一定会出现一个平衡点,我们就是通过两个部门的相互制衡来控制我们产品价格中的水分,同时由于客户部受到销售部的制约,客户就不可能仅仅倚靠客户部的人员来完成项目,而销售部的人员为流水线,不能与客户部的人员形成稳定的搭配,因此杜绝了共同牟利的情况发生,这样客户与客户部员工的关系就自然转移到我们市场部了。”说到这,杨泳停下来,从桌子下拿出一瓶矿泉水,一口气喝下半瓶接着说道:“这样一来,我们仅仅是挤掉了价格差之间的水分,让客户与员工脱钩,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客户的问题。想要招来客户,留住客户无非就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品质,一个是价格,品质我们没的说,作为新生代印刷厂的领头羊,无论从设备本身还是员工素质我们厂都是拔头子的,只要坚持质量为本的理念,在业界我们是不可能会吃亏的。那接下来就是价格,谁最关心价格?很明显,散户,只有让他们有利可图,我们才能让他们跟我们合作,但价格过低容易引起市场的混乱,也许我们能通过打价格战耗死一些小厂,可大厂依然能挺住,但扰乱市场秩序的这个罪名我们可担当不起,很可能因为我们的价格战导致印刷行业提前进入萧条期,大家都无利可图,甚至是最终毁灭,这样我们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罪人,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咱可不能做。因此在价格这块,我们对散户不能松口,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把散户聚集在我们这。”
  “怎么说?”杨建文迫不及待地问道。
  “散户的订单一般都是不稳定的,他们手中掌握着一部分企业,但企业的印刷频率不可能很快,对于这些散户来说他们的状态可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缺乏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部分人,把他们签下来,作为我们厂的外部营销人员,每月给他们保底工资,这个保底工资可以根据他们过去几年的订单量来决定,定价可以略高于他们年收入的月平局值,订单量大的保底工资就高,反之则低。这样保证他们有稳定的收入,但前提是他们不再享有定价权,他手上所有的订单都由我们来定价,这样既保证了市场价格的稳定,又保证了散户的利益。当然这样容易让散户养成坐享其成的毛病,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保底工资就不需要去拉业务了,这样我们还需要每年对他们的业务量进行评估,并调相应整其保底工资,以此来刺激这些散户继续拓展各自的业务市场。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杜绝散户拿双份佣金,我们在与他们签订契约的时候就要写清楚,合同期间如果与其他家签订私单将承受三倍甚至五倍的违约金,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能认清形势的。”

和沿河路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