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尺小讲台(2/2)
当麻花辫那双明眸碰撞到他时,冯天明并没有在一瞬间移开,他想起了她那句“其实我们都一样”,一股暖流就这样在心头流淌起来。
“我在农村长大,从记事起,就发现自己母亲与别人母亲不太一样。”
冯天明顿了顿,他感受到了目光的温暖与炽热。
“在母亲年幼时,她的父母就相继离世,由她舅舅抚养长大。可是,不幸再次降临到母亲身上,舅爷爷在一次事故中去世,母亲无法承受打击,大病一场后精神就留下了后遗症。父亲得忙于生计,没有时间照顾我和两个姐姐。父母膝下的爱抚,从未体会过。”
头仰高了,泪水便不会滴落……
声提高了,哽咽才能被藏匿……
“因为担心家人成为别人的谈资,所以选择更多的回避,但我没有封闭,试着让自己去改变。”
他稳稳地站立在讲台里,眼中闪亮着灼热,那是一种初放开来的坚持。
生活中,掌声永远都是最最美好的一种声音,它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给人以鞭策。
“可以了可以了,同学们,再这样,隔壁老师要去校长那里投诉了。”方老师故作打断。
“哈哈哈……”笑声一片片。
“冯天明……努力……加油……你会变得更出色!”
方红给出了简单不能再简单的回应。
“冯天明,我们让课堂延续下去,好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直被奉为警世箴言,但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看,这句话有着很大的片面性。”
冯天明下意识地与那明亮的双眸来了次正面的触碰,满眼尽含疑问与惊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事例不胜枚举,不再赘述。我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远大的志向和坚韧的毅力。试想,若屈原、司马迁、勾践、韩信……面对困难与挫折而丧失抱负,‘生于忧患’岂不是无源之水;诚然,‘死于安乐’浅显易懂,补充一句,正方首次发言时,并未就这部分进行阐述,未完整表达出通句观点。”
那双明眸淡了些清澈。
“于‘安乐’并不一定就会‘死’,具备了远大的志向和坚韧的毅力,在‘安乐’环境中同样可以求生存谋发展。最好的例证,就在你我身边,你我都已身于其中,那就是我们处在一个和平安祥的国度,没必要再凭空臆造一个‘忧患’的环境,来佐证所谓的‘生’,只要我们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发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坚定信念,梦想终会照进现实!发言完毕,谢谢!”
成长需要掌声,当你勇于直面困境时,要相信掌声永远不会缺席。
下课铃声彷佛一曲动听的天籁之音,美妙至极、悦耳至极。
许巍《青鸟II》旋律飘荡在校园上空,青春年华,如夏花一般绚丽美好!
……
秋天明媚的阳光
依然照耀着我
那遥远无尽的幻想
秋天明媚的阳光
依然照耀着我
那遥远无尽的伤悲
我的每个幻想
总在每一个秋天飞扬
……
冯天明至今仍记忆犹新,从讲台到座位有二十步,自己已走出了两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