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黑龙江(4/4)
一切全部处理结束,他们把东西重新打包,分成数个行囊分摊到每个人身上。有扛着的,有背着的,还有抱着的,坐上了从哈尔滨开往沈家站的火车。
到了沈家火车站.他们又雇了两辆拉脚的马车,连人带东西全部拉到了杨林乡渥集村。
从辽宁开拔的那一天起,到目的地的渥集村,他们在路上整整走了四十天。
渥集村至此也就成了我们的家乡,按预定好的住房,把这三家人安顿下来。没有吃的,可以向地主家赊买。没烧的,就去地主家场院捡来乱柴草,碎秸杆也满够用。
生活上必不可少的这两大項都解决了,至于其他所需一应生活用品,随身带去的暂时也够对付用,零零碎碎的随着用随着置办也来得及,眼前也就都不算什么要紧事。
此时正置临近春耕拿活的季节,村中的几家大户全需要用人干活。特别是王地主家的地最多,每年招揽到他家扛活人就多。张贵来的头一年就在王地主家扛过一年活了,这次全家都来了,再到他家干活也是首选。
王家是高墙大院,家里人口多,老少三代人住上屋的五间正房,院内东侧是一排厢房作为伙计的住房和食堂,西厢南头是马圈,北头是库房。后院有一块场地,放置车.犁等农具。正房的后边是一片很大的菜地,院内四个角落都有炮楼,常年有看家护院的“炮勇”在上边站岗,就是为防止有“砸窑,绑票的胡子(土匪)而设立的。老掌柜的伙食每天吃“小灶”,从不与家里人和伙计掺和。
大儿子王希元在杨林乡伪满公所上班,穿一身警服挎着洋刀,不常回家。
院门的正中挂着镏金大匾,上书着“兴隆堂”字样,“兴隆堂”也被成为了王家的代名词。这样威势的人家在当地十里八村也绝无仅有,可以看出在当时当地的势位有多強。张贵的父亲张克礼被王家安排喂马,有空再扫扫院子干点零活,大妹夫王有被安排做豆腐,和他按肩的两个弟弟已是个顶硬的好劳力,老弟也可以干半拉子活。家里还剩一个妹妹,年龄尚小,就由母亲领着,每天拣点柴火或挖点野菜。他们首次过上这衣食无忧的生活,心意满满。
全家人搬到黑龙江的第三年,张贵的年龄就已32岁,早就应该成家了。按肩的两个第弟岁数也不小了,爹娘为他们的婚事很着急。
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时,父亲张克礼对他们说:“你们都这么大了,早该给你们结婚成家,現在哪一个都没办到。要是在辽宁,这是家穷说不起媳妇。可在这,咱们爷几个干活有了点积蓄,当爹娘的心里着急,只是这里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女人少,要照这样下去,你们岁数越来越大,也更不好伴人。这些天我想了想,咱们辽宁老家女人多,多大岁数的都有,看来要走回辽宁成家的这条路了,你们看觉得这么做适合,就得二贵先回去,你岁数最大,你要伴人之后再找相当的给你弟弟介绍。人到啥时没家口也不行,如果能这么定下来,这马上就到过年了,过完年你就回辽宁。
全家人商定后,觉得爹的主意很好,张贵过了年就回了辽宁找媳妇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