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范改嫁(2/3)
于学敏的媳妇孫亚范,每天要照顾双目失明的公公和常年瘫痪在床而又不能自理的大女儿,那二女儿12岁,大儿子于国安9岁,三女儿6岁。要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哪有上山爬岭干活的人哪,真把他们这一家人逼到了“穿途未路“的境地。
处在大灾大难中的人们谁也顾及不到彼此,要争取生活,要活下去,每个家庭都在求生的路上以不同的形式探索着,挣扎着。
孫亚范带领这一家人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这个家庭肌体已失去了再造功能,被迫之下,她想到了另找一个男人作依托,能帮她一把。
她公公也感觉她实在熬不下去了,就想让她和自己的一个单身叔伯侄子搭伙过这个日子,怎么说也是族内人,孩子到跟前不至于受气.。
孙亚范的叔伯小叔子用心想了好几天,最后和她说:“嫂子,現在用人干活的地方少,找不到活干就挣不到钱,这一大家人吃啥,还不得饿死么,你还是想别的法吧。”
也有人给她介绍巴彦县里的,自己家还有买卖铺子,还有给她介绍乡下大户人家的,但人家都有一个条件,只许她自己再领三女儿随去,其他三个孩子和自己的老公公人家都不要。就这一条就不行了,她公公还好办些,有一个闺女已出嫁,在本屯住,可以上他闺家去生活。可是这三个孩子谁能负担得起,自己也不能舍弃这三个无依无靠的亲骨肉。后来她决定,无论嫁给谁,无论穷富,只要答应把她这些孩子带去就行,能守护着这几个孩子,就是她唯一的要求和最大的满足。
那时也没有福利民政救助机构,百姓家的任何困难全靠自己解决。
巴彦县内的姜家瓦匠班子虽记是自己男人亲舅舅家,他活着时候也是凭手艺,凭力气在里边干活挣钱。現在人家看到自己的外甥没了,扔下这么大家子人,也无能为力,也管不了,更不想管,只想找个人家把这一家人全包揽过去,他们也省心了。
后来姜家在巴彦北的一个农村,帮找了一个叫马太的单身男人。说是家里很穷,除了孙亚范的老公公,其他几个孩子允许她全带过去,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她唯一的先决条件。这样,就把老人安排到自己的姑娘家生活。
那时,家里多个吃饭的对一个家庭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为了争取老人家尽可能的生活宽裕,又以要嫁妆的名义,向马太要了400元钱,作为老人家在他姑娘家的生活补贴。当时马太拿不出这400元钱,答应过后补付,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