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热信号(2/3)


  巴希尔夫妇掩护身份是墨金国公民,农业公司老板,在墨金国、玉汗国、双舟国南部甚至F国属地南狮门群岛都有农场。
  前不久,他们与郁花国的生物公司合作,研发生产农用保水剂。
  情报显示,巴希尔、卡米拉(真名叫罗珊娜)均为孤儿,亲生父母身份不详。
  保水剂?只是个为山洞采购空气环境设备的幌子,还是有什么未知的用途呢?
  如果只是个幌子,那玉汗人有必要在这么多地点都开设农业公司吗?
  即使是假戏真做,是不是有些演过头了呢?线索太少了,但作为优秀的职业特工,大卫依然相信自己的直觉。
  玉汗国夫妇很可能与“小女孩儿”事件有关,保水剂一定有特殊的用途!
  大卫又找到布劳恩教授,教授听了大卫的苦恼和问题,忍不住笑了,说道:
  “我是搞天文和天体物理的。保水剂?这你得问农业学家呀?”
  大卫苦笑着,说道:
  “那就把保水剂先放一放,您再给我讲讲特斯拉理论以及超视野号的实验吧,玉汗人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他们对付我们的手段与特斯拉理论有关。”
  布劳恩教授讲起了2015年7月14日,超视野号探测器在冥王星附近进行的验证特斯拉超光波存在的实验。
  为了在预定时间到达冥王星,超视野号发射速度达到16.2公里每秒,是发射速度最快的航天器。
  除发射速度快之外,还需要尽可能给航天器减重,飞船总重量不能超过半吨。
  航天器中携带了必备动力系统、各类成像系统和核燃料,留给超光波实验的仪器的空间和载重量少得可怜。
  T计划研究人员绞尽脑汁,设计出了一个可以利用最少的仪器设备得到可靠验证结果的实验方案。
  实验是这样的:根据特斯拉的理论,任何物体的直径大于超光波的波长,该物体将会被入射,吸收的能量会使物体表面异常发热。
  实验人员将18万公里长的纳米级直径的碳纤维丝线,放置在探测器后部。
  接近到达冥王星时,一个超小型的动力装置弹射出舱,18万公里外利用惯性与航天器保持同向同速,丝线拉直,系于小型动力装置和飞船两端。
  如果存在超光波,丝线的温度会升高到几百开尔文。
  即便这样,另一个难题是,航天器内的设备无法直接测得丝线的表面温度,在丝线上安装传感器是不可行的。
  科学家们让超视野号携带了两台专门的仪器:太阳风分析仪(SWAP)和高能粒子频谱仪(PEPSSI)。

和致暗频率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