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争霸(1/2)


  整个春秋中后期的主流就是,晋国自文公后,世主夏盟,襄公、景公、厉公、悼公皆为诸侯盟主,在晋悼公时晋国霸业到达巅峰。悼公之后晋国再无雄主,但晋国卿族个个强势,晋国仍旧由晋国卿族主盟,继续维持霸主地位。南方楚国则只在楚庄王时期断暂压过晋国,多数时间都是处于劣势。春秋后期宋、卫倡导弭兵之会,晋楚休战,平分天下之霸权,中小诸侯国向晋楚同时纳贡,齐、秦两国可以各自在东方和西方圈地自萌,不向晋楚纳贡,天下形成四强格局。虽然表面休战,但晋楚依然在以另一种方式斗争,吴国和越国就是分别由晋、楚扶持的力量,晋国资助吴国,以对抗楚国,楚国资助越国以对抗吴国,后期的吴越春秋也是的延续,不过吴越后来也开始不听话了。
  楚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的对策。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光大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发动邲之战,结果楚国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继位二十三年,四十二岁就去世了,也没有昏庸,头三年韬光养晦,一鸣惊人。其后,十九年灭二十余国,拓地五千里(夸大),庄王八年年问鼎中原,十五年颖北之战大破晋国,十六年打败郑国,二十年还在进攻宋国,这一次久围都城不下,害怕荒废田地而撤军。
  在为期间,重用的人才也数不胜数,虞丘子、子孔、孙叔敖、子重、子反、蒍贾、伍参(伍子胥的曾祖父)、申叔时、申公巫臣。
  唯一的问题就是和后来的始皇帝差不多,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压服一切,整合国家资源,所以他可以问鼎中原。但是,他死后,他的儿子就不行了,新老贵族的矛盾不断激化,楚国由此衰落。
  左丘明:民不罢劳,君无怨言,政有经矣。荆尸而举,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可见的是,楚庄王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建设都是极其出色的,在那个时代,从孔子到左丘明到后来汉朝的司马迁无不对他称赞。
  晋国确实不错春秋时期最强,无奈国内卿大夫架空君权就算了,但是令出多门无法形成合力,国内跟养蛊似的,最后三家分晋成了赵魏韩,都是位列后来的战国七雄,除了韩国稍微弱点,魏国赵国都是强国。楚国其实位置、人口、人才、物产都是傲视群雄的存在,可惜楚庄王之后,楚平王楚灵王哥俩手里没落个好,一个晏子使楚名声尽丧,一个抢儿媳妇为自己老婆,迫害出了一个伍子胥,最后自己还被挖坟鞭尸。
  就是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成功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潜伏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每次想想都很有斗志!
  不贪图小利的人才有远大抱负!
  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春秋就是一部的史书。
  回复:晋国在立国之初就是大国,毕竟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弟弟,受封的地盘好,国土大,级别高!在东西周巨变的时候,晋国可是站在平王对立面携王这边的!要不是周平王东迁,中央权威衰落,关东诸侯争霸,各国之间展开私斗,各国的权力怎么能下移至士卿!晋文公归国后为了获取即位的合法性,不得不与楚国争霸,此时晋国内部已经曲沃小宗代替大宗,小宗内部三代动乱,国内公族已经凋亡,不得不启用外姓家臣领兵主政,结果就是六卿崛起,从而埋下了六卿内部争斗,三家分晋的结局!

和人间热门词话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