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哪四种人(1/1)


  “四种人?”
  朱朱对于什么是“四种人”,是有所听闻的。
  在拿到导游证的第一次,与一样“小白白”的一群导游,去接待一大群保险公司的那场规模盛大的旅游接待活动中,朱朱作为一个“新新”的导游,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区别对待”,只秉持着一颗“真诚”的心,给一群一线保险代理人,提供了,足以与“四种人”的待遇相提并论的周到细致服务,前前后后,跑得是马不停蹄,就差把饭喂到“客人”们的嘴里了。
  同样是带那个团的一些“老导游”,早早坐在那里吃着饭,看着“小白”朱朱的各种忙碌,私下里轻声议论着。
  直到朱朱终于忙活完了所有的事,这才落得一些时间,来到那个“老导游”桌上去吃饭时,这位颇有一些资历的“老导游”,轻声问她:
  “你以前是不是专接‘四种人’的?”
  朱朱把刚想送进嘴里的筷子停下,睁大了双眼,一脸好奇地问道:
  “什么是‘四种人’?”
  “噢,就是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的这四类客源地来的客人,简称‘四种人’。”
  老导游的一番提点,让朱朱顿时领悟了:
  原来,是自己提供的服务“超标”了!
  不过,没关系!这也算是一种锻炼。
  “嗯,我没有接过,这才是我接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团!所以,我比较担心自己做不好,就上了点心,其实也没啥的。我只是觉得,自己总是抓不住重点,看你们也是带一样多的客人;可是你们早早就坐这里吃饭了,客人也没有问题,你们也看上去一点都不累;我就不行,不知道哪是重点,总也搞不定!唉!我要学的,实在是太多了!”
  朱朱的谦虚和好学,从此出了名。
  “哪里哪里!是我们得向你学习啊!能有这么大的热情,这很难得!”
  老导游向朱朱表达着敬意,并没有多说其他。
  但朱朱能感觉得到:对不同的客人,是要提供有区别的服务的。
  这是她在听今天的培训课之前,在实战中,学到的,关于“四种人”的第一课。
  从实战中来,再回到理论,听老师讲起来,这“四种人”,就变得有意思多了。
  “你们不知道,要给台湾人讲清楚XJ,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必须要学会‘类比’:就比如说,他们吃饭,叫‘夹崩’;而咱们XJ呢,叫LOW,或者北疆奇台那边,叫‘整’;结果几天团带下来,那个台湾大叔,一过来就,整!”
  听老师讲带“台湾客人”的经历,似乎是在和一群很喜欢“咬文嚼字”的人打交道,这文化底蕴不够啊,还真是很难应付呢!
  “再说回咱们的诗词,好的诗词,用在送别客人的最后一段,会非常添彩加分!尤其是咱们XJ,有多少边塞诗人,在这里留下了那么多雄浑的诗句,我们作为一个XJ的导游人,应该至少会记背一些,能够用得上,绝对是会让人们,不再说了什么‘XJ是文化的沙漠’那样狗屁看法的鬼话来了!”
  老师强调的这句,朱朱很有感触。
  的确是,很多年以来,人们眼中的XJ,除了壮美、宏大的自然风光以外,人文、历史等方面,似乎很久,都没有足以“出彩”的东西了。
  提什么好呢?
  “我们要‘文化自信’!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是太不自信了。你们看看,我们的巍巍昆仑,万山之祖、我们的雪域天山、多少天马;我们的塔克拉玛干,一个地州顶上几个省;我们的可可托海,托起了共和国的原子弹……哪一个地方,少了文化的影子?是我们不够自信,为什么我们是XJ人,我们不能直起腰板来,骄傲地说:我们的XJ,绝不是什么‘文化的沙漠’,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他的脑子,才是真正的‘沙漠’!要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发自内心的!”
  朱朱的心里,眼眶里,所有喝下的天山雪水,都被老师的天山雪水为原料的“唾沫”给完全“勾引”了出来,不由得双目盈盈,坐着的腰板,都不由得高拔了几分。
  

和新疆导游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