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明呈平(1/3)


  江宁,字云尚,年方三十五,岭南道楚州人氏,却已经成了岭南道六州家喻户晓的人物。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在这样的年纪,却已经爬到了南明天子面前,官拜中书侍郎,居中书省副长官之位,正四品上。朝堂之上与他同品秩的官老爷们,没一个年纪下了五十的,由此可知其鱼跃龙门之甚。
  此时,江宁正身穿朱红官服,上绣青山绿水,腰悬银鱼袋,负手行走在御道上,去参加日日不改的大朝会。文武百官们正散乱地走在御道及道旁的广场上,大家却也不慌不忙,离朝会开始还有些时间,便边走边各自三三两两地闲聊着。与这幅场景不太相符的是,江宁身边一直没什么人,他也目不斜视地径直往前走着。
  年轻的江侍郎不时用手摸摸自己刚冒出的胡茬,这些天公务繁多,熬了几个大夜,本来还算注意仪表的他这些天也顾不上了。江宁三十多的年纪却也没有蓄须,面容看上去颇为英俊,前些年也常惹得朝堂上这些大老爷的闺女惦记,如今却因为各种缘由没太多人愿意与他亲近了。
  令这一切发生变化的,是程乾二年的一桩官场旧事。当今皇帝继位刚满两年,便突发了当朝宰执李密越过兵部尚书密令二位侍郎,调整原本定下的西北军备物资供应的大事。此事一出,满朝哗然,似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李密身上。
  不多时日的朝会上,年轻皇帝说出了令当朝官员时至今日仍觉得不可思议的一句话,“宰辅李密,暗吞王朝西北军备物资,养私军八万于剑南道”。那日的朝会,年轻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说完这句话便不再是原本正襟危坐的姿态,而是靠在了椅背上,目光从看向臣子们转为看向龙椅左前方的金黄色炉鼎,不再说话。
  “宰辅李密,经大理寺审理查证,暗吞王朝西北军备物资,养私军八万于剑南道,叛国!革去官职,入昭狱,诛九族,明日午时问斩。”
  “剑南道私军,校尉及以上官职者,入昭狱;剩余兵卒,由西蜀道驻军接管整编。”
  “兵部左侍郎陈胜疆、右侍郎田雨入昭狱,由大理寺审理所犯罪行。”
  “自今日起,王朝不再设宰辅,改行左右二相制,协作辅国。”
  “擢兵部尚书林仕之为右相,居正二品,领兵部、刑部、工部。”
  “擢中州刺史云宣义为左相,居正二品,领户部,吏部,礼部。”
  “擢大理寺卿徐峡接任兵部尚书,大理寺事宜暂由大理寺少卿林九思接管。”
  ......
  一条条政令由御前太监代皇帝陛下宣布,每说出一条,殿前大臣们均是心中一颤。唯有宰辅李密,和皇帝陛下一般面无表情,背着手看向皇帝所看的金黄色炉鼎,白烟缭绕,心中想着:“这样子竟与老夫的白胡子好生相似。”李密神游天外,对如此惊天大事毫无波澜的样子被群臣看在眼里,众人更觉震惊。
  从事发到株连问斩,李密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只是时常看着某样东西发呆,好似事不关己一般。自此,京城崇仁街李氏轰然崩塌,全族皆灭,友人远避。而满朝文武的目光在李密死后却不约而同地盯向一处——国子监。在那里有一名小小的国子监七品主簿,普通且兢兢业业,却处在旋涡中央,只因他是宰辅李密浸淫南明官场多年以来的唯一门生——江宁。

和岐山雨行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