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奇猫(1/3)


  就在季行带着陈盈宜兴周末游的时候,有个网名叫好奇猫的博主的博客火了起来。这好奇猫是博客上非著名的紫砂黑粉,之所以非著名,是因为紫砂人群相对于整个博客客户群来说就很小众,关注他博客的只有数百人,绝不是大V们几十万粉丝可比,当然,跟演艺明星动不动百万千万的粉丝数相比,别说是虾米,连虾子都不算。但说他黑粉,也有点名不符实,他从来没有正面骂过紫砂产业,其博客的内容,也都是发表自己的观点,颇为客观,而客观的言论,听上去并不好听。尤其是,他在抖音也是同一个ID,颇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意思。在抖音上,也颇拉主播们的仇恨,但其言语,又不到拉黑的水平,只是影响生意而已。
  这次这篇博客,其实一周多以前已经发布了,只是小众博主,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发酵,这次一周时间,已经算发酵比较快的了。
  这里要介绍一下顾景舟提出的对紫砂壶的评判指标,这对稍微知道一些紫砂知识的人都是基础知识,也是壶商们在兜生意时主要强调的亮点。这四个指标就是泥、型、工、款。泥就是指所用的紫砂原料,型是指壶型,工是指做工,而款则是指作者。
  一般壶商,都会强调自己用的泥是好泥,是本山矿,也就是指黄龙山的紫砂。在本山矿的基础上,各家就会玩出花头来,本来紫砂在大类上也就分紫泥、段泥、朱泥三种,但在壶商的宣传上,就多出很多小类和新名词,比如比较著名的底槽清、清水泥、本山绿等,更多花哨的如大红袍、红皮龙、老紫泥、某革紫、黄金段、白玉砂、石红、石黄、清灰段、天青泥等等,每种都能拿出一堆稀有的说辞,近年来比较多的红降坡、黄降坡在十多年前几乎没有听说过,而十多年前比较流行的100目老紫泥、桃花泥和黑墩头等已经几乎销声匿迹,十多年前最普通的清水泥现在也变成了珍贵的泥料。至于差的泥,当然是化工泥、外山泥,比较争议的是调配料,既有外山调配料,也有本山调配料,也有本山和外山的调配料。
  各位看官,就这些简单的介绍,可能你已经头晕,会问这怎么这么乱呀。对,挺乱的,这仅仅是泥一项指标而已。在一些直播间,主播会告诉你:这都是你们客户逼的,你们客户花头多,那么壶商自然你想要什么泥就都给你搞出来。说这话的主播,其实挺有良心的,说的是一个事实。
  艾浒是个年轻的程序员,毕业于名校,工作了两三年,聪明敏捷接受力强,工作挺稳定,自然收入也稳定。某位公司的老程序员是个紫砂爱好者,算他半个师傅,关系好了,就老跟他讲紫砂壶怎么怎么地,还说他的名字就注定了他会爱上紫砂壶。就这么,他也关心相关的知识来,而这头一关,就被泥搞晕了。他是个理科生,头脑聪明,逻辑清晰,自然不会被主播们的各种说辞忽悠,他擅长在网上检索信息,但发现同样的说辞已经在网上忽悠了几十年,按理说被说了一百遍的谎话就会是真理,但他还是认为原理不可信,无法认可,就是那种“你说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我就是没办法懂你的意思”,也正如文科生常常指责理科生的:你们太容易想得太多。
  艾浒被某个论坛引导到好奇猫的这篇博客,读了没几段,就加了关注。“这家伙是百分百的理科生,他的话我听得懂。”
  好奇猫的博客内容:
  我一直想从一个理科生的角度说一说自己对紫砂壶的理解,但想到十多年前在紫砂论坛被紫砂壶粉的围攻,总有点犹豫,毕竟自己只想交流,不想吵架。紫砂壶我讲不过那些“资深壶友”,他们的词汇太丰富,但和他们讲科技,那时就觉得有鸡同鸭讲的感觉。好在现在紫砂壶环境要比十年前要好,壶友也远比那时要理智得多,也许可以讲讲,说错了大家可以评论,只是不要人身攻击,网暴很怕怕。不妨学习着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总是有益的。

和教授乱入紫砂江湖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