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班2(1/1)


  莎士比亚原名不叫莎士比亚,毕竟一个是英国作家,一个是火车工人。
  之所以得了这么一个外号,不是因为莎士比亚爱好外国文学。
  是因为工人莎士比亚脑门奇高,颇有些三十岁前就聪明绝顶的趋势。
  可他偏偏又喜欢蓄长发,每日开会时间一摘帽子,有些自来卷的头发甩在脑袋两边。
  总让苟小兵想起中学课本里莎士比亚的画像。
  之所以是莎士比亚而不是查尔斯·狄更斯。
  完全得益于中学老师在他耳边说起莎士比亚的次数多于查尔斯·狄更斯。
  上了三年职专的苟小兵,能想起一个大师的名字,已经实属不易了。
  所以他就给起了这么一个外号。
  外号这东西,一个人叫,没事,两个人叫,也没事。
  三个人,乃至更多的人叫,就出事了。
  因为这种带有强烈反差的比较,总是引来其它人的好奇。
  比如最常被问起的一句,你为啥叫他莎士比亚。
  荣获外号的不只一人,苟小兵的师父戴勋也有外号,叫徐长卿。
  因为他长得就像仙剑奇侠传里的徐长卿,人帅,皮肤又白。
  加上这人平日里总是一副无欲无求,万事无所谓的模样。
  所以苟小兵胆肥时,也管自己师父叫长卿道长。
  戴勋外号叫徐长卿,徐长卿又管莎士比亚叫啥时比秃。
  苟小兵总说他师父不属于这里,至少看起来不像。
  在他的脑海中,戴勋该是那种站在麦克风前,喊感谢大哥的网红。
  再不济也该是穿着西服领带,坐在办公室的社会精英。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身油污,拎着小铁锤,叮叮咣,咣咣叮。
  徐长卿与莎士比亚是同年入职的火车工友。
  同一年,同一个宿舍,同一个班。
  就连工资也大致相仿,这个月徐长卿是倒数第一,莎士比亚是倒数第二。
  下个月,莎士比亚是倒数第一,徐长卿又成了倒数第二。
  原因无他,因为班头不喜欢他俩,等到苟小兵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他仨。
  工资排名倒数第三的宝座,在苟小兵定职后,也牢牢握在了他的手里,旁人想抢都没机会。
  这种不平等的待遇,让三人结有亲密的革命友谊。
  而班头之所以不喜欢三人,是因为三人属于你要他往东,他偏偏要往西,你要他吃饭,他偏偏要拉屎的那种人。
  而一切的矛盾大概皆来自于繁重的劳作,几人所在的班制属于大夜班。
  太阳快落山时上班,太阳快出来时下班。
  这对于无数热衷于在网吧中包宿的热血少年来说,并不陌生。
  只是到了这里后,坐变成了站,走变成了跑,开心变成了难受。
  忙时,连喝口水都要卡着时间,更不要提补充碳水化合物和精神慰藉气状物(香烟)了。
  想必这是网瘾少年所不能接受的,偏偏三人上学时又都是网瘾少年。
  苟小兵有时天真的想,自己三人当年在网吧熬的夜,就是为了现在。
  能为国家运输产业献上一份自己的力。
  

和火车班的城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