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的长征3(1/1)


  这几年在外面,凡是有人问起邓明刚师从何处的时候,邓明刚都会从衣服兜里把塑封的照片掏出来,向他介绍照片里这个精瘦老头和他背后硕大的天文台,这位拒绝了所有外国势力邀请,全心全意撑起九州天文学半壁江山的人。
  当然有些人也会不太友好,这时候他会暗讽“这个天文?台?就像二十年前刚发明的大头电脑?你确定它能进行观测?”
  “可以的!”邓明刚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就算现在不行,以后肯定可以!我们九州虽然落后,但是时间会证明我们的崛起是必然的!”
  四年后邓明刚学成归来,只是等待他的不是重启的紫金山,而是张谋途得肺癌的消息。
  他不明白,为什么上天会让一生为身下土地鞠躬尽瘁的一名天文学先驱,在五十多岁艾服之年得上这么一个绝症,他还等着跟张老头一起研究,一起给星星命名。
  邓明刚不认命,就算张谋途自己认了他也不认。
  先是带着张谋途四处寻医,后来张谋途没法动了,邓明刚就拿着张谋途肺部病灶的片子到处跑,国内不行就把片子发给国外的顶级医生看……
  终于等到了肯定的答复,医生说再过一个月就完全没法治了。
  只是这套片子是25天前拍的。
  国内学者出国繁琐的手续需要一个月才能下来,就算有合适的肺源,火车飞机辗转也不止五天,还不说张谋途现在的身体能不能经得起颠簸。
  时间不站在张谋途这边,看来这个世界上只剩邓明刚不想他死了。
  强烈的绝望笼罩了邓明刚,仿佛全世界都在跟他作对,前段时间还谈笑风生的张老头现在得一直戴着氧气瓶,呼吸就像风箱,根本腾不出一口气来说话……
  张谋途挣扎着坐起来,邓明刚连忙上去扶着,他手指着一个抽屉,示意邓明刚帮他把纸和笔拿出来。
  张谋途一笔一划,颤颤巍巍的写了一个字——“贪”,然后又在上面打了个大叉,再用眼神叮嘱他,邓明刚忘不了那双眼睛,充满着不甘,和对他沉重的期待。
  张谋途一直都知道,不是上边儿穷到几百万都发不下来,是贪!郑文山拿民众的幸福当挡箭牌,张谋途无话可说,他反驳,就是与民众作对。
  他不清楚是不是上边儿确实不知道,还是知道了不作为,总之他一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学者万万是没有能力反对他们。
  按张谋途的意思,邓明刚把他送回了山脚大院,邓明刚告诉他:“张老头,等我半个月,我会让你看着紫金山天文台重启!一定要等我!”
  张老头被气笑了,咳了两声,摆了摆手,意思是让邓明刚消停会儿。
  作为神光1.4(取用自我国从1980年建设的“神光”系列超大功率激光器,目前已经建成的神光3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激光器,奠定了我国在高能激光领域的领导地位。)的首席研究员,邓明刚很简单的就申请到了紫金山天文台作为实验基地,为了缩短工期,他自己贴了很多钱招了多个施工队同时进行。
  紧赶慢赶,终于在半个月内完成了组装,只是火电厂的使用权申请还没下来,邓明刚只好瞒报火电厂负责人,说只会用很少的电,实际上满功率时会抽干整个电厂。
  三伏天,太阳很大,亮的人睁不开眼。
  “一号集束准备完毕”
  “二号集束准备完毕!”
  “三号集束准备完毕!”
  “四号集束准备完毕!”
  “五号集束准备完毕!”
  “六号集束调试中,已对准,准备完毕!”
  邓明刚拿出对讲机:“张老头,看紫金山这边。”
  山脚大院,张谋途卧室里一台对讲机传来了邓明刚的声音,张谋途咳了两声,扔掉沾了血丝的卫生纸,示意旁边的王阿姨把他推出去。
  “再次检查准备情况。”邓明刚声音有些颤抖,他只有一次机会,只许成功!
  确认无误后,邓明刚毅然决然的按下启动按钮。
  随着开关的“咔哒”声,巨量的电流从火电厂通入十几根手臂粗的电线,再接入变压器进一步提升电压,随后携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般的奔腾之势涌入神光1.4巨大的电容,粒子数反转,受激辐射产生,带着邓明刚提前编译好的二进制消息(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激光以极高的、人眼无法反应的频率闪烁,可以传递消息。
  饱含着张谋途和他对天文学的热爱,一束通天彻地的激光喷涌而出,携跃进之心,一往无前直奔天琴座群星而去。
  这束光走不到很远就会会衰减的不成样子,也许是一百光年,也许是两百光年,它传播的距离相比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不值一提,但是这是人类这个初生的文明,向宇宙宣告着自己的存在,光会消散,但是文明的火种永远不灭。
  张谋途看着那道光柱,取下氧气面罩,肾上腺髓质挤出身体里最后一点肾上腺素,为数不多能工作的肺泡超负荷运转,他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大吼了一声:“好!”
  那一瞬,仿佛把一辈子的不公都抛之脑后。
  那一瞬,热泪盈眶。
  光束仅仅持续了五秒,火电厂过载跳闸,方圆五公里大部分电器直接烧坏,天文台最沉重的卷帘门落了下来,让门口的孩子们和老师以为发生了地震,老师把孩子们聚在一起紧紧的护住他们。
  都是九州美好的下一代,下一代一定会好起来的,愿他们不会经历这种不公。

和灵魂荒漠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