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城,卫城(1/1)


  夏末,空气中弥漫着躁动不安,学校的大巴车向着卫城缓慢移动,我靠着车窗。我叫江水,今年大四,选实习学校时看到了卫城中学。初听卫城,想着这是古时筑城防卫的遗留,应该是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好地方,美好与闲适透过名扑面而来,就冲着这地名就报了这地。
  几年前,我从未想过会走上讲台,我不想自己的一生禁锢在方寸之地,可现实却狠狠给了我一个大逼兜。
  大伯是镇上中心学校的老师,不仅字写的好看,还精通各种乐器,从唢呐二胡到小提琴萨克斯,都能信手拈来。他从教了二十多年,每年暑假都有学生找他帮着填报志愿,所以高考结束后他也帮我分析着。当我拿着自己填报的志愿给他时,他说:怎么你们都不想读师范,你姐现在还后悔当初没报师范呢。
  最终拗不过他和家里人,他说第一个志愿用来冲就好了,把我第二志愿改成了省内的师范院校。之前的我是想着远行,逃离出生的小镇,所以都填报的外省大学,最终中了他的邪,在省内师范学院读了历史学。
  几年过去了,我也没再因没能走出去而遗憾,反而大学四年,我慢慢喜欢上了教师这一职业,还好当初没有在冲动之下到网吧修改志愿。
  约莫一个小时,汽车终于停了。映入眼帘的是饱含历史古韵的校门,阳光从柏树枝叶间透在围墙与地面,留下点点斑驳。“这里就是学校的大门了,后门那里我这车转不进去”司机大叔说完打开了车门。
  杜院说:“大家把行李都拿下车,别掉东西了”,他是我们学院的院长,和梁老师一起送我们五名实习生来的。梁老师名字最后一个字是“美”字,所以我们都叫她阿美老师,她丈夫也在我院任课。一个幽默,一个古板,四十多岁了没孩子,是丁克,也有传闻说是阿美不能生育了才对外宣称丁克,事实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相比其它同学我们是幸运的,五个实习生安排的是能载客二十多人的大巴,还有院长送行。
  我右手提着行李箱,左手是一把衣架和一袋葡萄,葡萄是张梅送的。我和张梅同班,但却是在大一下半年才认识的,大学关系就是如此奇妙,当毕业时看到熟悉的面孔却想不起名字,仿佛平行线,相望不相交。
  而我在大学的朋友就更少了,或许君子之交淡如水更适合我,纠结与人相处于我太难了。张梅是大学认识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还记得她是问我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加的我,后来一直有着联系。她对我很好,帮我占座,还帮我们整个宿舍的人占座,还从家里带来包好的饺子在宿舍煮好给我。
  我感受到了别人未给过的关心,也误以为那是我的爱情,当我向她表达我的爱意时,她拒绝了,她说我们性格不合。至此,我们还是朋友,彻底结束这段模糊而狗血的友谊是后话了。
  进入校门,学生们正在上课,所以操场上没啥人,几只小鸟从枝头飞向了校外更加广阔的天空。
  来接我们一行人的是余老师,第一眼见她,便觉得她很温和,是南方人那种典型的温婉,她在这有个乡村名师工作室,我们来着也是跟她学习的。她领着我们把行李放在了医务室,就引我们上二楼办公室等校长了。
  随后三个校长都来了,领导们客套后完成了实习点的授牌仪式,我也认识了我的实习指导老师孙丽,他们都叫她老孙。
  老孙人略微一点胖,接近四十岁,叫我时感觉她口音很重,以至她告诉我名字时我特地问了她两遍,最后她帮我把她名字存我手机上了。杜院和阿美交代了我们后便走了,而我们将会在这度过难忘的时光。

和三步春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