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展厅里的巧遇(1/2)


  一进展馆,便见柱子叔推着轮椅出现在展厅。轮椅上的阿光左盼右顾,兴致勃勃地说着什么。静雅伴在左右,一只手很随意地搭在柱子叔胳膊上。静雅还是那般优雅,温婉,虽然上了年纪,脸上也留有岁月的痕迹,可依旧好看,一颦一笑大方得体。柱子叔身着驼色风衣,灰色西裤,花白的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很正式的着装,不动声色地反映出他对丝绸博物馆的重视。他不时地俯下身跟阿光介绍展厅里图片和实物,介绍本地蚕桑文化的发展。静雅则在一旁帮衬着,不时地插上一句介绍,补充几句解释,脸上始终笑意盈盈。这样温馨而又温暖的场面,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遥远的下午:一弯溪水边阿光和柱子伴着我的奶娘秀娟的那个场景。场景相似,男角相同,只是女主换了,秀娟变成了静雅。环境也变了,原本孱弱的绿色也已嬗变成朝气磅礴,活力满满的希望田野。我看着周围祥和的气氛,心有感触:从大处着眼,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柱子与静雅这般人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的绿色嬗变。由人与社会微观层面去探究,柱子,阿光,静雅三个不相干的人,处成了一家人,不是一家人却进了一家门,不是亲人胜是亲人。他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恰好证明了人性中的善良,也说明知恩图报美德根植于中华民族血液里。
  我并未上前与他们打招呼,而是躲过他们的目光默默地走开。正欲转入一旁丝绸织造展厅,恰好一帮学生在老师带领下鱼贯而入,我便跟在学生仔的后面进入展厅。巧的是展厅讲解员正是何苗,何苗耳畔挂一小巧的耳麦,身穿藏青色套裙,干练、简洁、漂亮,让人眼睛一亮。她亲切地招呼学生,问候学生,开场白说的相当漂亮。
  “丝绸,蕴藏着中国的文化精髓。现如今新技术的不断引入,让五千年的传承散发出新的魅力。我们吴城丝绸博物馆,正是通过挖掘吴丝文化的历史资源,传承和发展吴丝文化,进一步推动当地丝绸文化研究和创新,促进丝绸产业和文化繁荣发展。”展厅响起何苗那抑扬顿挫,清脆,甜润的声音。她指着墙上图片说,“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丝织物,距今有4700年。而它就出土于我们吴城的钱山漾,这足以证明吴城是世界丝绸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汉代时,吴城的丝绸开始成为贡品;到明清时,吴城的丝绸已是蜚声中外,名满天下。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丝织业所用的蚕丝,都依赖于我们脚下这块土地生产的丝。可以说,没有吴地的丝,就没有大规模、大范围的丝织业。法国里昂丝绸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吴城丝绸珍品。”说罢,她又指着玻璃柜里陈列古老的缫丝器具:一口铁锅和一只只用于卷绕蚕丝的竹筐,给学生们介绍起古老的缫丝工艺。她比划着向学生们讲解,将铁锅加水烧热,将蚕茧浸在热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后来劳动人民先后发明了土纺轮和纺车,初为缫丝卷线,后来除了纺丝,还用于纺棉和麻。学生们认真地听着何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好奇地看着一个个陌生的陈列物,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求知若渴的情绪。
  在陈列的种类不同逐步升级的现代织机中,我发现了第一次去阿敏老家,在垄山二姑村看见的村民设家庭作坊织绸坯的织机。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活法,摆织机织绸坯正是改革开放之初当地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开辟的一条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很多人也是靠着这条路子赚得了第一桶金。比如姚柱子,比如沈建等。当我还沉浸在当初农民摆织机多种经营的思绪中,何苗指着那台老式织机说,这是初始化的现代织机,多年前许多农桑人家开家庭作坊织绸用的就是这种无梭织机,生产效率和质量较原始的脚踏或手工织机大幅度提高,操作也不复杂,所以当地很多农民就用这些织机开设家庭织绸作坊。何苗这段讲解似乎是在回应此刻我头脑里的思索。我抬起头来看向何苗,与何苗眼光相撞,她猛地发现了我,惊愕地看着我,讲解也停顿了下来,我赶紧示意她继续,别管我。她略一愣怔,又继续她的讲解,只是开口不再有适才的流利,有了些许的打结和磕巴。“这里陈列的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是…是…噢,是用于生产平素和多色纬提花织物,而这些喷气织机和喷水织机则分别适用于多种纤维和用于生产合成纤维长丝织物。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生产真丝绸的现代织机应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让丝绸织造有了飞跃发展。”讲解完毕,何苗便引着学生们进入到沉浸式古时桑农生活体验之中,我也随之跟进。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展示着丰富多彩的丝绸服饰,每一件都如艺术品般展示着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想象一下,自己穿上那华美的汉服样子……”耳畔再次传来何苗的声音,

和绿色嬗变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