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吕尚的身世(1/2)


  《封神演义》中的他,三十二岁上昆仑山学道,成为了元始天尊的爱徒,虽然是真心出家。苦熬了四十年岁月,终因为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被原始天尊从玉虚宫神仙训练学校劝退,让他下山封神,扶助明主,经历了一番波折,最终辅佐文王、武王伐纣,成功后封神,拿着打神鞭监督众神,被封为齐候。
  还有传说吕尚死后没有下葬,而是嘱咐把他的棺椁放在了京城的某个地方,说这样可以保佑周朝,后来周赧王好奇打开了吕尚的棺木,里面飞出了一只白色的鸽子,周朝不久就灭亡了。
  历史上的吕尚当然不是那个从昆仑山修道回凡间的神,他不可能保周八百年,也不可能拿着打神鞭监督众神,他的一生,比封神榜故事更励志。
  据说,七十多岁了他的人生还是那么平淡,那么心酸。
  关于他的籍贯,一般认为姜子牙的出身之地在今山东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莒县一带。据《史记》记载,吕尚是东海海滨人。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得更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有人说,他的祖先也曾经阔过,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沦落为平民。他杀过猪,屠过牛,卖过食,当过迎客之舍人,即使他如此努力,还是因为挣不到钱,为生活所迫,被一妇人招为“上门女婿”,古代是最被人看不起的。吕尚一方面要承受街坊邻居的指指点点,在家里还得早起晚睡、承包所有的脏活累活,如果有一点做得不好,就会受到老丈人的打骂责罚。想要点零花钱还得低三下四,关键是还不一定能要得出来。即使受了不少委屈,吕尚也没能保住这段姻缘,那妇人原指望招个人能帮着把日子过好,可是吕尚志不在此,心怀天下。妇人跟不上的思想境界,和他不在一个频道上,但妇人和她背后的家族掌握着财政和人事大权,所以被赶出来的是吕尚。吕尚成为了“逐夫”。在世人眼中,当个上门女婿都不称职。真是“衰”到家了。
  被逐出来之后,吕尚并不气馁,一直坚持做两件事,学习和锻炼身体。最后遇到了西伯昌知音,彼此成就,一起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美名。
  这只是《史记》记载的西伯昌和吕尚相遇的一个版本。
  因为司马迁写《史记》的那个年代,距离吕尚活动的年代,过去了将近千年,加上早期没有纸张,史料记录主要是靠龟甲上的占卜辞,还有刻在大鼎之类的金属上,每个字都很珍贵,不一定把所有的事都记载得那么详细。又经过了秦朝的焚书坑儒,所以,司马迁也不确定吕尚的生平了。
  除了这个版本之外,《史记》还记录了另外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说姜太公开始时,是去为商纣王工作的,是一个不得重用的基层小官,即使他有很高的抱负,胸怀济世之志,却久不得志。他多次劝谏君王,反遭谋害。遂辞官而去,多方游说诸侯,希望遇一明主,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一直怀才不遇,成为了一名不得志的隐士。直到遇上周文王,才安定了下来。

和姜齐往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