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1)


  第二章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我是在文科大学念的书,主修心理学,我虽很喜欢这个专业,但不喜欢这个学校,鱼龙混杂,上限高下限低,风纪也差,简单来说就是什么人都有,甚至是老师,过年时亲戚问我在哪个大学念书,我对本校的大名实在难以启齿。但我没有要诋毁老师业务能力的意思,单就人来说,奇怪的人比较多。我不擅长应对色彩过于浓郁的人。
  如果要诉说这个故事,那我一定要提到乐团的创始人文学系教授秋泍。他是个可以用英文背过154首十四行诗的文学怪人,究领域主要是英国文学——莎士比亚。
  秋老师的大哥是制作小提琴的手艺人,二姐是专业小提琴家,他在音乐方面远不及他们,选择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毕生心愿,就是在没有音乐专业的大学组织一个弦乐演奏团。他花了一年的时间,申请学校练习教室和音乐教室的使用权,却依然没有从‘准’乐团晋升到‘乐团’。
  这个‘准’的意思,相等于我们的一切社团活动都不被公认,还在被认可的前一步停留,准确地来说,我们需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得到一定的成绩,才能让学校官方敲章认可,成为真正的‘乐团’,除此之外,一切都是非官方的活动。
  秋老师喜欢肖邦的降b大调夜曲,所以为乐团取名Nocturne。这一年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有五人,第二小提琴三人,中提琴五人,大提琴两人,总共才不到二十人,以举办慈善活动为中心,去教福利院和教堂教小孩子拉琴,社团经费少得可怜,有时甚至需要自掏腰包,大部分成员手里用的乐器,都是他出资从中古店淘来的。
  该说他为人实在,还是无畏,当我听他讲到这里时,已经有了打退堂鼓的势态,只是盛情难却——他实在是太热情了,如果不是考虑他紧紧握住我的双手,我一定会找借口逃跑。
  在我看来,这个略显单薄而缺乏专业性和积极性的乐团堪称摇摇欲坠,即使我本着参加公益活动而加入的乐团,也依然认为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四分五裂。在我背着沉重的大提琴,爬过校门口那漫长的上坡路,再走到像从顶楼被泼了一头污水一样脏的废弃教学楼时,就会冒出这个想法来。
  那是一段怎样的时光?我谈不上多么愉悦,无休止且千篇一律的练习难免有些乏味,好在有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不过可爱的人里面总会混进一个可恶的家伙。
  总会混进一个可恶的家伙,扰乱我本平静如水的日常。
  起初没有任何人喜欢历晚城,怎么会有人喜欢他呢,骄傲,自大,狂妄,阴郁,出言不逊,不近人情,好像走到哪里,头顶都会自带一朵乌云,脸上写着我很不爽,生人勿靠近!我一向躲着这种人远远地,生怕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让自己情绪稳定的唯一方法,就是远离一切是非。

和那是难忘的旧时光差不多的小说推荐